第468部分 (第1/4页)

“需要强调的是,这一次和以往大不相同,不能打了就走。命令要求有三个内容:第一,彻底击破当面之敌;第二,破坏铁路不少于三十公里;第三,把安东县城里面张振有的那个骑兵团调出来,然后在外面一口吃掉。”

“我们当面的敌人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朝鲜师团姜锡佑的第一联队,他们是两个大队的编制,上一次新开岭大战,已经被我们干掉了两个中队。现在第一大队防守下马塘、连山关、草河口、通远堡,大队部设在连山关火车站。”

“第二大队分别防守刘家河、凤城、汤山镇,大队部就设在凤城。姜锡佑的联队部设在刘家河火车站,手下有第二大队的一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和一个护旗小队、一个通信小队。”

“第二部分敌人,就是安奉警备司令部所属部队。不过,这支部队已经被岫岩的张玉姝独立团先后吃掉了两个步兵团,就剩下安东县城里面的张振有骑兵团一千多人。”

“我们面临的第三部分敌人,那就是正宗的小鬼子。安东县城里面有一个第六守备大队九百多人,从连山关搬到本溪的第四守备大队七百多人。”

“综上所述,我们面对的敌人总兵力,应该是姜锡佑朝鲜联队的三千四百多人、张振有的汉奸讨伐队一千多人、小鬼子的一千五百多人,总兵力大概有七千多人。”

“我们独立团有多少人呢?相信大家心里也有个数,我们现在是六个营,接近五千人。这么看来,我们是以少打多。不过,这种看法也对也不对。”

“首先,敌人被他们身边的铁路给困死了。如果我们把铁路看成一条毒蛇,那么这些敌人就好像是毒蛇身上的鳞片。鳞片是不能离开毒蛇的身子单独存活的,所以我们就有好多文章可做。”

“其次,敌人像鳞片一样贴在铁路这个身子上,只要铁路不挪地方,这些鳞片就被固定死了,失去了应有的机动性。这么看起来,数量比我们多的敌人,其实在某一个点上就比我们少了。”

“总司令一再强调,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而是要承认自己整体上的弱势。但是,我们又不能盲目悲观,要想办法创造局部的优势。然后集中优势兵力,把敌人各个击破。”

说到这里,陈杰刹住了自己的发言,而是端起自己的茶缸悠闲地喝水。主要目的,就是让自己的部下能够消化一下,刚才指出的敌我双方优劣所在。

作为主将,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全面落实命令的所有内容,达到战役目标。这个问题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就难了。

陈杰手下的得力干将,其实有一半都比他的年纪大。这些人之所以信服他,最关键的就是他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显得很冷静。既有强大的自信心,又把敌人看得很强大,从来不会大意轻敌。

不过,陈杰最大的优势,就是从不到14岁就跟着白书杰,十余年来一路血战,从白书杰身上学到的东西可不少。无论是观察力还是掌控全局的能力,都算得上是出类拔萃,属于真正的少年老成。不然的话,也不可能从20岁开始就掌控一方。

陈杰的特殊经历,决定了最大的优势所在,让其他人没法比。他虽然没有上过什么军校,但是在白书杰那里接触的各种战术理论,却比那些从军校出来的人更先进。

“好了,总司令命令我们明天下午两点发起进攻,能够准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放下茶缸以后,陈杰来到地图前面说到:“下面,我把这一次的战斗要点和战斗要求,在这里和你们讲解清楚。剩下的就是你们临场发挥,把我们身上的优势全部发挥出来,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757、点将加激将

“我们这一次全团出击,但绝对不是一拥而上,关键就是要各参战部队掌握好战斗节奏。我们最开始的敌人,就是姜锡佑手下的这些朝鲜二鬼子。他们的人数最多,是我们这一次最主要的敌人。”

“所以,第一波打击的目的,就是让这个联队彻底瘫痪,为接下来的后续战斗创造一个有利局面。”陈杰指着地图说道:“在战斗发起以后,要想让姜锡佑搞不清楚应该如何应对,我命令:”

“驻扎在牛蹄山一线的郑智宽侦察营,你们四个连全体出动。明天下午两点利用两个连的兵力,对连山关大队部发起突然袭击。与此同时,一个连在北面伏击下马塘的增援部队,一个连在南面伏击草河口的援兵。”

“二鬼子的这个大队已经少了一个中队,现在不到一千二百人。你们侦察营的战斗目标,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