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部分 (第1/4页)

装甲列车团(2452人):装甲列车12列(双联装203mm、88mm高炮一座);

两用装甲团(2452人):轨道陆地装甲车96辆(每辆装备一座20mm六管密集阵);

装甲运输团(2452人):武装货运列车4列,卡车72辆,护卫装甲车24辆。

另外还有一个警卫营、一个辎重营,整个装甲师14522人。

要参加前线战斗,轨道装甲车没有铁路、装甲运输团自然没有意义;谭明良的40mm高射炮团也不能动,因为要防守黑岭、大成山要害部位。所以能动的,就是罗青松的88mm高射炮团。

他们从山顶到东面山脚,四个营一线展开,在懋山港、元山港、文川、高原分别构筑了自己的防空阵地。

也正是白书杰的这一个命令,给朝鲜解放军徐三江所部第一师肃清永兴湾要塞的残敌,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支援。

元山港这里叫做永兴湾,是一个巨大的回水湾,也是一个天然的深水码头区域。属于小鬼子最在乎的朝鲜四大港口之一。

第15重炮联队2700余人,防守着薪岛第1炮台、薪岛第2炮台,大岛第1炮台、大岛第2炮台,虎岛第1炮台、虎岛第2炮台、虎岛第3炮台、虎岛第4炮台,新樟里炮台、元平里炮台、莺城炮台、南端炮台。

虽说所有的炮台都是防守海面,但是要冲进要塞里面,把两千七百多小鬼子宰杀干净,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dw88mm高平两用炮,除了打飞机之外,对付坦克、装甲车、碉堡,那都是一把好手。经过72座双联装高炮的连续四个多小时的猛轰,所有的要塞炮台变成了屠宰场。

永兴要塞司令官田中久大佐,最后发扬了武士道精神,带领残存的三百余人,面对一百多门大炮,发起了决死冲锋!最后全部被突击步枪打死在阵地前面两百多米的地方!

这一战最大的收获,就是完整缴获了36门460mm的要塞炮,和储备的55200发炮弹。

不仅如此,团长罗青松超水平发挥,竟然利用dw88mm高平两用炮当岸炮使唤,利用高射速形成密集火网,击沉了小鬼子残存的9艘近海炮艇,又把元山港、懋山港、兴南港准备逃跑的几十艘货轮,全部逼到岸边,然后抓了俘虏。

白书杰接到报告以后,立即命令平壤市政府紧急抽调2500吨水泥、750吨钢材,组织2000名工人,赶紧把所有炮台重新修复。朝鲜解放军第一师炮兵团,抽调一个营接管这里的所有要塞炮台。

与此同时,地面部队抓紧时间巩固自己的阵线,但是空军没有这个顾虑。在敌人还没有彻底反应过来,必须趁热打铁。

所以空军司令张念祖命令重型轰炸机两个编队加打一轮,这一次直接打击城津港,炸毁所有码头,切断敌人从海上逃走的通道。然后继续向纵深突袭,直接轰炸罗南和会宁。

这一次的轰炸目标,也就是罗南的第19师团指挥部、第75、76步兵联队、第25山炮联队和坦克中队;其次就是会宁的第73步兵联队和第14重炮联队。

张念祖的指导思想很清楚:想当年东北军无法阻止其坚固的防线,被迫一退再退,关键就是小鬼子的飞机总是在前面不停的轰炸。

现在自己有了飞机,而且质量更好,炸弹的威力更大,如果不给小鬼子来一下子,那太说不过去了。

朝鲜半岛本来就是一个狭长的地区,东西宽度也不过几百公里。b…17轰炸机的作战半径超过1200公里,有足够的时间把所有的弹药倾泻下去。

正因为如此,携带的4枚炸弹扔下去以后,轰炸机编队转了一圈之后,又开始利用航炮来回扫射。让小鬼子根本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究竟敌人是什么人。

白书杰设计的闪电战,终于看到了效果。

整个1939年7月28日这一天,朝鲜半岛的小鬼子就一直在飞机的轰鸣声、航弹的轰炸声、航炮的扫射声中渡过。导致各级指挥部之间通信中断,所有部队之间完全脱节。

7月28日下午三点左右,陈杰和魏冲刚刚在电台中接上头,听说空军根本没有休息,而是准备连夜突袭,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因此两个人再次协商以后,决定两个装甲团连夜出击。

魏冲的第四装甲团沿着海岸线前进,陈杰的第二装甲团沿着鸭绿江继续东进,然后夹击城津,一举夺取这个工业要地。第二、第四机枪团随后快速跟进,进一步扩大战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