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1/4页)

丁氏说的绘声绘色,眼泪与鼻涕并存,哭声与哽咽同在。一时间,倒真的让几位长老对平乐本就几乎没有的印象分再次大打折扣。

五位长老碰面商量了一番,决定对平乐动用族规。

既然自认殷氏妇,做错事,便该受罚。

这个消息传出后,殷家上下一片哗然。

所谓族规,自然是惩治殷氏族人的……那定是这人干了不容于殷氏之事,如果只是小事。各家关起门来自己商量着来便是,不会重要的动用族规的。

殷氏族人有一句谚语用来形容殷氏族规。

进祠堂,拜祖宗,轻动骨,重殒命。

族规之严酷,堪比晋国法典。

殷延之闻之,自然寻五位长老求情。只是五位长老以族规不能擅改为由,强行将宣判之日定在了三日后。

这即是对平乐的拒绝,亦是对平乐擅自动用殷裔车驾,明目张胆进殷氏的惩罚。

平乐的到来。或许缓和了殷氏分裂的步伐。

可同样的。这样一个女郎进门。对殷氏的门庭可谓是奇耻大辱。几个长老本就觉得平乐名声实在糟糕,再加上丁氏这一告,便不由自主的偏向了丁氏。觉得一个这般声名狼藉的女郎,做出任何事都是可能的。何况只是抬出正妻身份,打压一下妾室。

平乐接到这消息时,简直是哭笑不得。

何劲见平乐这般反应,急的在原地跳脚。

平乐或许不知族规之严酷,他却是清楚的。

但凡进了祠堂,就算是郎君赶回,也无法施救。

一定要将刑罚执行完毕,方能开祠堂大门。到时,人多半是出气多入气少了。何况阿乐一届女郎。怎么能受那般酷刑。

可五位长老同时决定动用族规,这在殷氏本就稀少。何劲来殷氏数年,也只经历过两次,一次是一个殷氏旁支家的小郎,轻薄了自己父亲的小妾。另一次是殷家一位庶出女郎。未出阁却身怀有孕。

那二人,小郎死,女郎伤。

伤的那位女郎,十几年了,现在还在殷氏别院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而且据说,刑罚当日,那女郎便疯了……

“女郎还是逃吧。某护送女郎出濮阳,此时不能回杏花镇,要不去楚国……不行,路途遥远,险矣。除了杏花镇,女郎还能去哪儿?实在无处可去,不如回淮阳,好歹是女郎的家乡。”何劲绞尽脑汁的想着。

平乐见何劲当真一幅收拾包裹马上跑路的样子,心里很是感动。

可越是此时,越是不能离开。何况,她逃无可逃?

逃去哪里也会惦记殷裔,普天之下,于她来说,没有净土……她明明没有做错,为何要逃?

族规?

族规吗!平乐笑笑,觉得殷裔才是真的未卜先知。

“阿劲,勿忧。我的清白,还需殷氏列祖列宗来证明……”

啥?何劲瞪大眼睛,看平乐的眼神像看妖怪。

动用族规之事,在殷氏算是大事。所有人都在私下议论声。

讨论这平氏阿乐,是死呢……死呢……还是死呢?

总之,平乐很不被看好。

殷延之最近简直是焦头烂额,儿子出事,来了个便宜儿媳暂时将族人稳住,便出了此等大事。

对丁氏的心情,简直到了深恶痛绝。

丁氏也满心委屈,她只是想让长老们对平乐那女郎小惩大戒一番。

罚她关关柴房,跪跪祖宗牌位也便是了,她怎知一告之下,竟然引出族规。

族规啊,丁氏想着就打颤……

殷氏一位姑奶奶,现在还半疯半傻的被关在别院呢,她可是亲眼看到那位姑奶奶从祠堂出来时那人不人鬼不鬼的恐怖样子。

明明想出口气的,气是出了。

可被自己的夫主嫌弃成这般,丁氏满腹委屈。想着一定要让夫主知道那平氏阿乐的真面目。如果延之知道那平氏阿乐竟然曾经身陷私伎,而且还曾登台用己身以娱数十郎君……

到那时或许动用族规这种事,连家主也觉得着实便宜了那平氏阿乐。

可是这要命的消息不能随便说出,若是家主怀疑她无事生非更糟糕了。于是丁氏忍着,盼着……

一场狂风夹杂着暴雨,马上便要来袭……

***

楚国国都邺。楚宫……

一个月前,前楚王驾崩,太子溯即位。这位新帝年龄不过弱冠,却在楚国有着很高的声望,即能文又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