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 (第1/4页)

这样看来,当然是性子单纯,又身受其害的六阿哥更容易感同身受,义愤填膺。

果然,鸿门宴吃了大半个时辰,酒足饭饱后,两人挪到更隐秘的内室来。隆科多先呈上一张发黄的婚书。不出所料,胤祚一看就笑了:“赫舍里氏女与佟佳氏门下包衣?将同族之女作配奴才。看来我这条命还是值不少钱。”

隆科多见他上钩,欣慰地捋着胡须:“来呀,将那贱婢的家人带上来。”

自有手下去拖了四五个衣衫褴褛的人上来,那些人流亡多年,落到佟家手里又吃了一番苦头,皆是面黄肌瘦精神孱弱,乍一进了这天宫一般的地方瑟瑟发抖,还有一个精神失常大笑不止的。

隆科多的手下忙上去敲打一番,让他们安静跪下,然后掐媚地笑道:“请六爷问话。”

一群避猫鼠儿有什么好问的?胤祚顿时失了兴趣,大刺刺地往圈椅上叉开腿坐了,随口问:“好吧,你们是那个萍儿的什么人呐?”

众人皆是一愣。

魏小宝上前提醒道:“爷,当日害您那宫女,叫谨儿。”

“哦。”胤祚从善如流地改了口,转头捡了个佛手在手里把玩着,“那你们是金儿的什么人呐?”

隆科多不由目瞪口呆。要命的事情,奴才记得清清楚楚,主子却记不得了?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皇帝不急太监急?他心里暗暗一紧,预感接下来的事可能没那么顺利。

此刻康熙的御驾已经弃船上岸,在江宁织造府停留十多天了。绣瑜也在这闻名后世的曹府中住了十来天,深刻体会到曹家能得宠这么些年,果然有些不同之处。

这侍奉圣驾,可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

比如康熙既要节俭朴素、体恤民情的好名声,不叫在江南大兴土木修建行宫,可是又不愿委屈了嫡母与妻妾儿女。于是曹家与李家就联合当地盐商,斥资数百万两白银,修建了这巧夺天工的曹家花园。然后园子修好一天没住,“恰好”就赶上康熙南巡。把舒适享受献给皇帝,奢靡浪费的名声留给自己。

又比如曹家老夫人与康熙有母子情分,以往康熙来江南都是常伴在侧的。可这回有皇太后这个正经嫡母在,曹老夫人除请安以外平日里深居简出,自己居所门上那块康熙亲笔书写的荣宠万分的“萱瑞堂”匾额也悄无声息地摘了重新上漆。

再比如上到皇帝,下到随驾的亲卫重臣并几个阿哥,人人得了几个齐整漂亮、调教得规规矩矩的汗女。从十七岁的八阿哥,到十二岁的胤祥,一个不拉。

十四阿哥年仅十岁,暂时没有这个需求。可架不住康熙对曹寅的忠心耿耿和办事能力赞赏万分,这天他带着阿哥们逛园子,顺便去给老夫人请安,恰好遇到曹寅的幼女在奉盛夫人跟前伺候。

康熙一时兴起开玩笑似的对曹老夫人说:“您这个孙女教养得好,若夫人舍得,下回选秀叫她进京,给老十四做侧福晋,也算咱们两家结个亲戚。”

“咳咳咳。”胤祥一口茶呛在嗓子里,又不敢大声咳嗽,憋得脸都红了。十四上前拍着哥哥的背,瞥了一眼粉雕玉琢但是一团孩气的小女孩,混没当回事,大大方方地谢了恩。

康熙瞧着幼子大方自持的模样,更是满意地微笑点头。

曹家众人当然是喜出望外。随行之人亦是在心里重重记下一笔,曹家身份不高,但是权势财势却不可谓不重。这么多适龄的阿哥,皇上不提,偏偏等着指给年幼的十四爷。此举可谓是意味深长啊。

第142章

“奴才掌勺太监黄亭安给德妃娘娘请安。”

黄亭安一张圆脸堆出笑褶子; 躬身托起一个小托盘,将上面一海碗奶白的鲥鱼汤奉到绣瑜面前:“奴才又回皇上身边当差了; 特来给德主子谢恩。这碗汤还请主子笑纳。”

绣瑜笑道:“皇上点你; 是因为你有这手做鲥鱼汤的本事。与本宫何干?这‘谢恩’二字从何谈起呢?”

“是是是。奴才糊涂。娘娘教训得是。”黄亭安嘴上连连认错; 脸上的笑容却越发掐媚了几分。

在宫里,奴才的沉浮都是随着主子的。他就靠做这鲥鱼汤出名。以往每年夏天鲥鱼当季的时候; 乾清宫一日三五趟地往毓庆宫送吃的,太子爷用得香; 皇上见了高兴,小厨房就有他黄亭安的一席之地。

可毓庆宫已经有一二年没有这样的光景了。黄亭安闲置许久,好容易遇上十四爷又好这口,他岂有不巴结的?

竹月拿荷包赏了他; 送到门口; 再回来的时候,却见绣瑜搅弄着那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