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 (第1/4页)

中山大学招生办老师也联系了二中:您好,我们学校的周海中教授就是“周氏猜测”的提出者。他非常欣赏明夏对学术的研究,很期待可以在今年的夏天,9月份,和她进行更多的交流,也愿意从本科时期,就带着明夏搞研究……

金陵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老师联系了明夏的班主任吴伟平:您好,我们学校……

这还不止,除了这几所大学,还有金陵大学、南浩大学、林安大学……

自从高考分数出来,也不对,是自从高考结束,明父、明母、二中方面,就一直在接到这种电话,不拿到一个肯定回复就不肯走的那种。

但问题是,人家明夏早就说了自己喜欢的是历史啊,拒绝保送时就这么说了,你们在这里就算把嘴皮子说烂了,说自己的数学专业多好,他们这些做父母的、做老师的再心动,也一点办法都没有啊。

第76章 第七十六章

关于“哥德巴赫猜想”; 明夏已经有了思路; 但并不是很有把握。

郭子豪、王耀、褚子仪他们,和明夏的关系很好; 但在数学方面的研究还是因着年龄不够; 了解和实践练习的都不够多; 不说“哥德巴赫猜想”,就是“周氏猜测”也了解不多; 明夏就没有和他们具体说自己最近到底在做什么,只是说在研究数学。

但顾秉钧教授就不一样了; 他和明夏基本就可以说是朋友的关系; 而且是偏向学术交流的那种; 水平相较之下更能交流一些; 明夏便和他说了一下自己最近在研究和思考如何证明出来“哥德巴赫猜想”的事。

和明夏发消息的时候; 顾秉钧正在吃菠萝,酸酸甜甜的; 汁也非常的可口; 一口下去; 满口清甜; 还很凉爽。

看到明夏这个消息,得知她刚刚才在作为sci的《数学年刊》上,把“周氏猜测”给证明了出来,竟然就把手又伸向了“哥德巴赫猜想”?

就是到今天为止; 虽然明夏的证明已经被很多人承认; 但数学界仍然有许多人; 是不相信“周氏猜测”的,一直在努力找她证明中的错漏之处。

这叫什么,“一猜测未平,一猜测又起”吗?

顾秉钧内心十分复杂,但还是把菠萝放到了一旁的盘子上,洗干净手,回复了消息,和她聊了一下大概的思路。他很清楚,自己是证明不出来“哥德巴赫猜想”这个级别的理论的,便也没试图去证明过,但作为数学领域的前沿研究者,他了解还是了解一些的,也写过相关论文,自然能和明夏说得上话题。

只是……

“夏夏啊,这个猜测的证明,我觉得你可以不要把期待放得太高。”想了想,顾秉钧还是决定告诉明夏,防止她因为证明“周氏猜测”的成功,一时之间就钻了牛角尖,便犹豫着开了口,“这个猜想之所以能被列为世界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它的证明非常之繁琐和难。之前,陈景润先生等著名数学家,都公开表示过了,这个猜想必须有新的数学思想来支撑,以现在的理论是无法证明的。”

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时,明夏也清楚这个,但她就是觉得,她可以做到。

但没做到的事,大声宣扬也是很没意思的一件事,明夏便不置可否地回了一句“嗯嗯,我知道的”。

不过,顾教授虽然劝她不要在这个猜测上浪费过多的时间,却其实还是根据自己这些年对“哥德巴赫猜想”做的攻克,给了明夏一些建议和思路,又让她有了更多的证明灵感。只是,同时,她也很郁闷地发现,自己之前已经确定下来的那个要为了“哥德巴赫猜想”而要提出的新的一个数学思想,其实还有几个方面错漏了,忘记去思考,便还要再之前已经整理出来了的既定框架上重新修改。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明夏最近的确花费了大量的经历去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但量子力学的方面,也一直没有断过学习。

正如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平时在看和思考的东西,会呈现在她的脸上,也会在她的言行中一点一点地表露出来。

聊着聊着,因为顾秉钧教授对21世纪不可能有人证明出来“哥德巴赫猜想”这件事的肯定,明夏便忍不住拿“薛定谔的猫”这个实验回复了一下他的消息。

这个实验的内容是,在一个盒子里,有一只猫,也有少量的放射性物质。之后,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将会衰变,并释放出毒气,杀死这只猫,同时,也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不会衰变,而猫将活下来。根据经典物理学,在盒子里必将发生这两个结果之一,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