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 (第1/4页)

林杏便跟着他出了宫,奔着陈府来了。

陈时继这两天都没上衙门,直接告了假,就是怕老娘有个万一,瞅着老娘一天不如一天,急了一嘴的燎泡,一听孙济世来了,忙迎了出来,不及寒暄就拽着孙济世进了内堂。

林杏只得跟了进去,这一进内堂不禁乐了,冤家路窄,马元之竟然也在,林杏琢磨自己今儿怎么虐他一下,让这小子更恨自己,说不定嫉心一起,头脑发热,就干出什么事儿了。

马元之过来给师傅见礼,看见林杏身子一僵:“ 林公公也来了?”

陈时继这会儿才看见林杏,不禁皱了皱眉:“孙大人怎么带了位公公过来?”

林杏一听口气,拱拱手:“看来陈大人不欢迎咱家,咱家这就回了。”转身要走,孙济世急忙拦住她,跟陈时继道:“林公公是御药房大总管,医道一途,下官都甘拜下风。”

陈时继虽有些疑心,却想起老娘的病,忙道:“下官心里着急,言辞之间得罪了贵客,还望公公莫怪。”

林杏:“咱家就是跟着孙大人来凑热闹的,陈大人不用管咱家,自去忙您的就是。”

陈时继,也没空跟她说什么,拖着孙济世进了内室给老夫人看病。

林杏坐在椅子上,从下人手里接了茶碗喝了一口,险些没吐了,喝惯了小龙团,别的茶真有些难以入口,口儿还真是高了,还是喝点儿平常的,要不然真喝习惯了,往后出了宫去哪儿弄小龙团。

想着,勉强喝了两口,实在喝不下去,放到一边儿。

不一时,孙济世出来,摇了摇头:“老夫人是伤寒之症,伤寒为百病长,死生系于数日之内,若识病不真,用药不当,则变异立见,且老夫人之病,势已危重,难啊,难,故此古有伤寒七日不服药之说。”

孙济世话音刚落,马元之开口道:“师傅何必如此忧虑,纵然我等无能,不还有个号称神医的林公公吗,林公公在钟粹宫慧妃娘娘跟前儿,可说太医院都是庸医,今儿下官倒要领教领教,林公公这个神医之方。”

马元之一句话,屋子里几个太医不约而同怒瞪林杏。

孙济世皱了皱眉:“元之,你这是说的什么?”

马元之躬身:“弟子只是想见识见识林公公高明的医术罢了。”

陈时继顿时有了希望,忙道:“还请公公入内为家母诊。”

,林杏站了起来,看了马元之一眼,走了进去,少顷出来。

马元之挑着眉道:“想必林公公已知老夫人病症,就快开方子,让我等庸医见识见识吧。”

林杏扫了众人一眼,笑了一声:“咱家从不打谎,即便不中听,也是句句实言,说你们是庸医,心里定然不服,今儿就用老夫人的病,让陈大人做个证人,看看我说的是也不是,。”

陈时继微微皱眉,心道这太监怎么这般狂妄,不是存着一线希望,依着自己的秉性,早把这奴才赶出去了。

马元之冷笑了一声:“刚林公公也听见了,我师傅都说伤寒有七日不服药之说,你擅自下药,老夫人若有闪失,公公担待的起吗。”

林杏嗤一声乐了:“病了不吃药,怎么能好,难道依着你,在旁边瞅着老夫人等死不成。”

陈时继咳嗽了一声:“ 公公,家母的病到底如何?”

林杏却不理他,只看着马元之:“古是有伤寒七日不服药之说,却并不是说伤寒不可用药,而是不可轻易用药,若像马太医这般,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医术,还是宁可别用药,也省的殆误病情,倒更坏了性命。

为医者当先辨六经之形症,切其脉理,察其病情,究其病因,而后施治,若病在太阳,阳明,则表症也,宜汗之。

少阳则半表半里,宜和解,太阴邪入于里,少阴入里尤深,均宜下之,若手足厥冷,自汗亡阳者,又宜温之。

至厥阴病则寒邪固结,非投大热之剂不能除,此等病症虽危重,若能对症下药,始终无误,也并不难治。

林杏一番话,说的陈时继态度大变,能把伤寒一症,了解的如此透彻,岂会是庸医之流,忙站起身,深深一躬:“还请公公妙手回春救救家母。”

第53章 看气不死你

孙济世:“下官诊老夫人之症为两感伤寒,这正是此病危重难救之因,两感者,如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以一脏一腑同受其邪,表症里症一齐举发,两邪相迫,阴阳皆病,若救表则里益炽,若救里则表益急,譬如外寇方张,而生内乱,未有不覆其国者,老夫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