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技术、双人舞托举技术等。

传统的古典芭蕾技术建筑在外开、伸展、绷直的审美基础之上。

包括:

脚的五种基本位置:

第一位:两脚跟紧靠在一直线上,脚尖向外180度;

第二位:两脚跟相距一足的长度,脚部向外扭开,两足在一直线上;

第三位:两脚跟前后重叠放置,足尖向外张开;

第四位:两脚前后保持一足的距离,两足趾踵相对成两直线,腿向外转;

第五位:两脚前后重叠,两足趾踵互触,腿向外转。

手部基本位置:

一、瓦卡诺娃派(俄国派)

第一位:双手在正面的腹前成自然圆;

第二位:双手在旁侧伸,在视线范围内,手心向内;

第三位:双手上举在头上方的视线内。

二、却革底派(意大利派)

第一位:双手垂下成自然圆,手指轻触在大腿旁的位置;

第二位:双手在旁侧伸;

第三位:一手在身体前手心向内,另一手在旁侧伸;

第四位:一手在身体前与横隔膜保持相同的高度,然后同时上举在头的上方。三种基本舞姿:"阿拉贝斯"、"阿提秋"和"伊卡特";腿部技巧:各种"巴特芒"——包括腿的伸展、打开以及腿的划圆圈等;各种幅度和舞姿的跳跃;各种旋转;击腿技巧;各种舞步和连接动作;脚尖舞技巧;双人舞的扶持和托举等技巧;以及"泼德布拉"等。

在古典芭蕾中女子的独舞,主要分为地面的和跳跃性的两种,前者基本上以足尖碎步和旋转动作为主,后者则既可以用单一的跳跃性动作,也可以包含足尖和旋转混合的动作。

在水墨宇面前,我只简单跳了几种舞步和连接动作。令我称奇的是,李霓裳这具身体的柔韧度和灵活性并不亚于我远在异时空的“本尊身体”。

水墨宇眼中的平静一点点退去,渐渐染上了狂喜之色,原来这个平静如水的人儿也会有如此动容的时刻。

见我停下,水墨宇激动的道:“霓裳,我游历诸国,自负见闻广识,然今日方知自己仍是井底之蛙,你的这种舞步,我是见闻所未闻所未见,不知你是从何学来?”

我嫣然一笑,反问道:“墨宇能否相信这是我自己钻研出来的舞步呢?”我总不能说这是孕育在意大利,诞生在法国宫廷,繁荣在俄罗斯的芭蕾舞吧。

水墨宇一滞,呆呆的望着我,久久不说话,仿佛回到了他久已遗忘的什么地方,想起了什么人,什么事,眼中时而激动无比、惊喜不已,时而忧伤哀怨。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纠结在他的眼中,如同火与冰的战斗,并慢慢在他的脸上弥漫开来。

是否曾经也有那么一个人,对他说过类似话呢?

而这个人代表了某种过往,我的那句话,勾起了他极力想用平静掩盖的那段过往。那是怎样的一段记忆?只怕已是深烙进心坎里了,即使岁月消逝,痕迹却能久远长存。

良久,他终于叹息一声道:“得妻如你,夫复何求?”温柔如他,原来竟也是一个快意情仇的人儿。并不想我想象中的书呆子,木讷和羞于表达。

奇怪的是,听到这句话,我竟一点欣喜之感也无,反倒油然而升一种失落感。这个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男子,有春风一样的笑容,现在恐已将我视为知己,却不知他是否真心愿意得妻如我。

我跳舞时的激情四溢,此刻也早已被失落感冲洗殆尽,顿觉浑身乏力,再提不起一点儿精神。

一时间我竟觉得不愿再面对他的眼眸,仿佛那会勾起我心底最深层的恐慌一般。

水墨宇察觉我的异样,担心的问:“可是身体不适?”

我想说不是身体而是心,但最终却还是顺了他的意思,点了点头。他便招了我的近身婢女扶我去休息。说是他回去再根据我的舞步修改琴曲,将早前准备好的琵琶、古琴、竹笛、玉箫、鼓、锣……等一众一流乐师的乐谱再稍作调整,明日到“乐师坊”合奏时,再来请我去听听。

水墨宇似乎对我很有信心,也或许对他自己更有信心吧,他没有提让我彩排的事情,或许我的盛名与今日的表现令他完全相信我的能力而且我跳的是独舞,无须与其他歌舞伎协调配合,又或许他担心我大病初愈的身体吃不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