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 (第1/4页)

小娥道:“这养珍珠的水最好是活水,虽说池子养蚌更容易些,但活水养出的珍珠质地更好。”这大概也是冯叔要胡山福想尽办法要占用村里河道的原因吧?她们当初用活水养出来的珍珠,虽然个头不大,但质地却丝毫不亚于潘家养出来的珠子,这足以说明活水对珍珠质地的影响。

“那就到金坛口去养。”阿萍开口道。

“金坛口是哪?”小锦问。

“你们也知道,我们这里叫金坛子,是因为我们这个村地形就像个倒放的坛子一样。而坛子口那,正好两面是山,中间是流经村里河道最宽的地方,正好可以用来养殖珍珠。”大刘娘解释道。

“如此倒好,只是用村子里的河养蚌子,村长能同意么?”小锦问道。

“那是要租子的。这个你们不用担心。明个让阿萍陪你们去看看,若是那地方可以,村长那我去说。”大刘娘说道。

小娥、小锦高兴极了,小锦就知道以大刘娘的个性,只要答应了就一定会帮到底。

第二日,小娥、小锦随着阿萍去看地儿,那里果然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地段也偏僻安静,没有人烟的打扰。

待小娥、小锦确定后,大刘娘便去了金坛村的村长家,直到中午才回来。

小娥、 小锦见大刘娘脸色不佳,心中便咯噔一下,心想着事情看来不太顺利。

大刘娘说村长倒是同意在那河里养珍珠,只是租金要得很高,每年要五十两的银子。

“五十两?”小娥、小锦吃了一惊。肚子已隆起的小池更是差点被手里的馒头给噎着。

“娘,村长这也说得太高了,五十两,一户庄户家一年的收成有多少?他竟然要五十两?”小池觉得村长这是趁火打劫。

大刘娘叹道:“倒不是村长心狠,他说得也有理,这河是大家的,你要是在那里养了河蚌,虽然平日里洗衣打水什么的没啥,但打鱼就忌讳了,毕竟河蚌受了惊扰,也会影响养珠子的。正因为如此,我们若租了那段河,那村里的其他人打鱼就得小心,若是租得便宜了,他们早晚有怨言,村长说了,五十两确实不是个小数目,但若说养那么大片的珍珠,若是养得好,那收入可是成千上万两,区区五十两不多。”

阿萍没好气地说道:“他说得倒是轻巧,成千上万两,要是真有那么多,我抬他家里去闪瞎他那对眼。”

小锦扑哧一声笑了,说道:“阿萍姐,这么多白晃晃的银子,比说闪瞎他的眼了,我的眼也闪瞎了呢。”

阿萍其实只是说气话,却不曾见过那么的银子,别说见了,平日里她是想也不会去想的。

“小锦,养蚌子真能赚那么多的钱?”阿萍问道。

“阿萍姐,要是养得好,也许是能赚上那么多,但这东西不是一定赚的,赔本的时候也有啊。比如蚌苗不好,长出的珠子质地差,只能像那些在市场上称斤卖得一样,一斤一斤卖了。更有的,养了一半,蚌苗死了,那损失可就大了。”小锦认真地说道。养珍珠在古代可不是包赚不赔的买卖,由于技术有限,很多时候可只能靠运气。

小娥点头道:“养河蚌可有风险,不是包赚不赔的。”

大刘娘叹气道:“这么说,这五十两一年还真是太冒险了,我们一般的人家哪能拿出那么多的银子。”

小锦笑笑:“婶,这租金倒不是拿不出,只是,一般租个池塘,一年也就要个两三两吧?这五十两是不是实在太多了?”

大刘娘说道:“我也是觉得不靠谱,便没答应走了。”

小锦想了想道:“婶,您能和村长说说么,这养珍珠也不是一年两年能赚钱,第一年只是放蚌苗,至少要到第三年才能有所收成,所以这前三年的租金能不能少些,三年以后再按五十两算?”

大刘娘觉得小锦说得有理,点点头道:“行,我明个就这样和村长去说说。”

原本小锦想着这样计算,村长答应的可能性很大,但没想这金坛村的村长也是个犟脾气,他说不管收成,只管租金。最后小娥、小锦咬咬牙,将租金交了五年。

自打小娥、小锦拿出两百多两银子交租子后,大刘娘和阿萍就觉得这养珍珠真是能赚钱,否则像小娥、小锦这样两个丫头,怎能如此豪气一口气拿出几百两的银子。

接下去,小娥、小锦马不停蹄地采集蚌苗。第一次养珍珠时,六子给她们的蚌苗很不错,所以在看了北城市场上的那些蚌苗和价格后,小娥、小锦宁可花个车钱,寻了六子要他给她们蚌苗。

六子已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