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1/4页)

听崔皇后这么一说,九九心底便有了数,看来自己判断的完全正确,李隆现在的政治立场跟崔皇后已经不同,也不会说出早已经知道白雀楼跟李弘与崔皇后的关系,而崔皇后也没有证据,证实他们俩人已知道事实。

崔皇后现在对自己怀疑是真的,但也只能是怀疑,只要自己以后不再犯错,便也没什么大碍的,这回宫的第一关便是过了。

又与崔皇后闲话几句,报告了些洛河的情况,九九就离开了安乐殿,而自己曾转道去太子府之时,九九只字未提,而崔皇后怕是也未察觉。

尚公公拿来个暖壶给崔皇后奉上,忍不住问道:“你相信她所说?”

崔皇后点点头,“她从进宫只在万记停留片刻就跑来安乐殿请安,中间没有时间跟隆儿串信儿,而且这孩子现在可是非常怕事,恐怕我怀疑她,就算隆儿告诉她什么,这孩子也不会反我。这孩子可是个聪明人,不会傻到以卵击石,只是隆儿叫本宫有些伤心啊。”

表面上的危机算是解除了,如今天下人都等着新帝服丧期满,登基为皇,而九九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救出李暮的计划。

而准备的再充足,也不如意外发生的快。

太子府突然着了大火,太子妃抱着李暮活活被大火烧死,而当晚,九九被派出宫查看此事,见到那两居被烧焦却死死抱在一起的两具尸体,惨不忍睹。

经大理寺仵作验证,死的人的确是太子妃张芸儿,而她怀里抱着的小儿,就肯定是李德唯一的儿子——李暮。

九九只觉眼前一黑,答应李沐尘的事,怕是要落空了,而那十年的承诺还没开始就失言了。

可就在九九觉得没希望之时,突然接到一封密函,九九按照密函所指的方向去到了一间破庙,而那庙中央站着的那个孩子,不是那个被大火烧死的李暮又是谁?

九九靠近过去,“你是人是鬼?”

“当然是人。”李暮的声音还带些稚气,但口气却很坚定,“本世子已经在这等你三天三夜了。”

一个七岁的孩子,比桌子高不了多少却一副大人的口气,九九被逗笑,可一想到他刚刚丧母,九九心声悲隐,走过去抱住他,“暮儿,以后姐姐会照顾你,先告诉姐姐,你为何在这里等我。”

李暮从怀里掏出一纸信函,递给九九,“是母亲提前把我送出来,让我再这等你,而我也不会伤心,因为我必定会为母亲报仇,还有从此以后我不再是世子,也不是李暮,我是李沐尘,而你也不是我姐姐,是我姑姑。”

“你说什么?”九九一惊。

眼前这个眉清目秀的小孩竟然是那个眉目清淡偏偏似仙的李沐尘……

作者有话要说:龙以后会努力更文的,谢谢继续支持的亲爱的们,群么么╭(╯3╰)╮

第49章

九九真是很难把前几日见到那个八尺男儿跟眼前这个黄口小儿联系在一起;可李家皇族不可能出来两个李沐尘,也明白了;李沐尘为何要让她帮忙把这小孩留在长安,原来李沐尘穿越回来得目的也是改变自己的命运。

九九展开那纸信函;张芸儿娟秀的笔记跃于眼前。

大致意思是说:如今太子一家已到了山穷水尽之时;而崔皇后为人谨慎,也不会放弃监视太子一家。如果中途调换孩子肯定会被发现,唯有一死;一了百了,而唯恐被人怀疑,我只能牺牲自己,保暮儿一命。

我张芸儿为重臣之女,从小饱读诗书;满腔抱负,却不能违背父命,做了他政治的筹码,下嫁与李德,而那李德根本没有治国之才,所纳谋士也多无脑无用,又轻信奸臣,他的失利早在我算计之中,我张家上下也一同陪葬。我只恨自己生为女儿身,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而如今我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暮儿身上,暮儿虽小,但已显露出超出常人的智慧,他的智慧不能因他父亲的失利而掩埋在那荒漠之中。

九九,我相信同为女人,你能感受到我们身为女人而不得志的悲哀,也经人指点,放心的把暮儿交给你,希望你让他明白宫廷险恶同时学会治国之才,知人善用,替我跟他父亲实现抱负。

暮儿曾有过一个乳名,是我所起,没人知道,从此之后你就称呼他为沐尘吧,而我把沐尘托付给你,就已拿你当做姐妹,你就认了沐尘吧,让他称呼你为姑姑,希望你能像对待亲子一般给他亲情,不要让他的性格过于偏激,虽然你同样是拿他当做你政治的筹码。

九九收了信函,不觉湿了眼眶,张芸儿就是上一世自己的翻版,错信了人,错跟了人,引得一家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