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 (第1/4页)

李世民的情绪已稳定下来,他出言安抚道:“大家先别急,先听唐俭和李绩说说粮食的存储情况。”

李绩一直等着报告这事儿呢,听李世民询问,他赶紧回复道:“自前年年末开始,一直禁止商户往别国卖粮。如今各地所建义仓皆装满,我一直派重兵守卫。”

“微臣觉得,若所存粮食够灾民食用,尽量不要使用王县伯提供的新作物救灾。下个种植季依然会大旱,何不趁机推广耐旱的新作物让百姓们种植?关内百姓多爱小麦,旱后恐不易施为。”

太狡猾了,难怪这个老小子玩命种植研究新作物,却从不提推广之事,感情是在这等着呢!

不理会众人微妙的眼神,唐俭继续兴奋地说道:“王县伯所说的几种作物食用方法微臣都有尝试,其中晒干或做成粉既易保存又美味,请圣上准民部之人去灾区推广新作物。”

那几个原本跪在地上哭泣的传信之人,听到殿内的讨论有些傻眼。他们以为自己的家乡会出现卖儿卖女、易子而食的惨剧,没想到圣上竟然早有准备!

其中一个小将似恍然大悟般叫道:“我竟忘了,圣上是天佑之人,有老君托梦!”

李世民身体有些僵硬,看着不明内因之人的崇拜神情,他又一次把脸皮扔了,“老君自去年开始便给朕托梦,言道突厥人太猖狂,玉帝降难恐会波及咱们。”

这句话是一个信号,圣上近两年会对突厥下手,如今的行为就是在为战争找理由。不止武官们兴奋,文官们也没忘记突厥人给他们带来的侮辱。正好赶天灾,吃不起饭的壮丁都从军好了。

因有几地同时报灾,初时大家多是惶恐,如今思路已经捋顺,众人又变得充满干劲。李世民按文武搭配方式,将主动提出要去赈灾的大臣们分拨安排。

“行了,大家快去准备吧,辅机待会儿去趟王县伯那。”后面的话不用明说,不就是让长孙无忌去王珏那请教嘛,看是否有什么遗漏的地方。

就在大唐君臣安排好救灾问题的这会儿,百家派也联合墨家商讨出如何解决兰陵王宝藏事件。

一阵琴声从林外传来,打断了师兄弟们挤兑两个熊孩子的话语。王珏听到琴声轻笑道:“果然不出所料,长孙尚书来访。”

李承乾再次变身包子,暗自无奈吐槽。老师兴趣颇为奇怪,居然在林外摆放古琴,让欲拜访之人以琴声跟人对暗号。虽奇怪,但说起来也算名士雅事。然而,她跟舅舅约定的曲目也太……

作者有话要说:

第101章

王熙然闭目聆听,好似真的在欣赏琴曲一般,“至今仍记得长孙尚书初学《红颜劫》时的激动,我一直期待有天能再听到他奏起此曲。”

“老师,为何要让舅舅弹奏如此哀怨的曲子?舅舅他,他……”李承乾不知该怎么说,长孙无忌那胖胖的身子往案前一坐,小胖手慢悠悠地弹奏深闺怨曲,这个画面想起来至今让他打寒颤。舅舅那日尴尬得面色通红,居然被王大郎说成是激动,感觉好可怜……

见大家都好奇地看向自己,王珏亦好奇地回视,“这曲子叫《红颜劫》,劫不就是有难的意思?我让他有急事时弹此曲,也好不要因旁的原因误事。”

说起旁的原因,弟子们又是一阵瀑布汗。就在前几日,几位朝中大臣知道能弹琴引人来接,都学着长孙无忌过来弹棉花。王珏一听就知不是本人,让几人轮流在外弹了一个多时辰才派人去接,还找借口说自己又在‘三省吾身’,最后到底连面都没露。

估计后来整出急事换曲一说,就是报复他把暗号外泄。弟子们想起那日之事就想笑,老师不止教长孙尚书新曲,还给他讲《狼来了》的故事。哎妈,当时把长孙尚书羞得,这不好些日子都没好意思来拜访了。

孟襄突然觉得自己很幸运,王珏只对他说,拜访时固定一曲,让大家知道来客是他就成。

李承乾听到几个破音,估计舅舅已经坚持不住了,“老师,我去接舅舅吧,他许是为旱灾之事而来。”

王珏微笑颔首。

没一会儿,二人疾步而来。见长孙无忌脑门冒汗,小胖手有点抖,王珏面上的笑容又加大了几分,“长孙尚书何事如此急切?”

长孙无忌假装没看到众人调侃似的眼神,他坐定后正色道:“今日接连收到地方的八百里加急文书,关内大旱!圣上已选好人到各地去赈灾,他们如今正在准备救灾物品,王县伯对此事可有什么看法?”

“我在守孝,不好出行。不若我派几个弟子跟着去,他们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