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 (第1/4页)

早在俩老头被揍时,就有传闻说他俩因上折子改革科举,才遭此一劫。又有到坊间遛弯的大臣们证实此事,百姓们一直期待着何时能正式公布消息。尤其那家中有学子的人家,最近更是常在坊间晃悠,就怕错过什么消息。

报纸一出,不识字的也要买一份拿到酒馆客栈找人给念,家里有读书人的更是拿着报纸嗷嗷往回跑。大消息,绝对是大消息!报纸头版头条的位置就是李世民的文章,他用大篇幅写了自他登基后如何为百姓们谋福利,如何应对天灾**所带来的种种困难。最后写到他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与孔祭酒、虞大学士和王县伯,一起商议出一套新的科举方案。

其后附带的,是新科举方案的整个步骤。每隔几年考一次,每次考试定在什么时间,监考和阅卷人员怎么安排等。这次的省试按新科举要求举办,下次的科举从地方级别的考试开始,按报纸所写内容进行全方位改革。若有地方不按规矩操作,可以到长安来举报。

守得云开见月明,顾不得身处何地、周围是何环境,好多寒门子看到报纸后或癫狂着呐喊或相拥嚎啕。有那贞观一年参与过请愿的书生,更是抹着眼泪感叹道:“圣上仁厚,处处为我等着想,我却做过那样的事情,实在是羞愧。”

从曹操的招贤令开始,历经多年变革,直到现在百姓们才真正见到寒门出头的曙光。有资格参加省试的人,无不回家闭门温书。错过这次机会的人也只是稍稍沮丧,只要有希望在,能给他们公平竞争的机会,一次不行还可以再考。

很多世家子阴沉着脸隐在人群中,看到眼前的情形,就能想象到消息传到各地后,那些暂时受他们资助的人是何反应。那三家也是愚蠢,只关注炫耀着拉仇恨值的老头,怎么不注意那背后支招的人。南山王珏,简直是混账,混账之极!!!

被无数人诅咒的王珏,此刻正在南山下跟吴村长商量随园扩建的事情。由于初来时局限性太大,随园的面积只有一亩地。料想圣上的报纸在大唐境内传播后,必然会有大批学子涌来南山,她希望能在此之前完成扩建。

王珏拿着图纸,站在随园外指着周围的土地比划,吴村长听她讲完后说道:“您就放心吧,图纸我都看懂了,咱们村最近就可这事儿忙!”

“村里的公租房还有空位吗?我瞧着也要加盖,若实在忙不过来可以找邻村帮忙。”

“晓得了,我这就去跟大家商量此事。”自王县伯归唐,吴村长觉得日子一年比一年有奔头。他敢拍胸脯保证,南山村绝对是全大唐最富足的村子。

安排完正事,王珏摸着下颌,疑惑地看向晋江文学社。由于昨日墨云表现怪异,王珏赶紧回南山查看情况,结果除了回去休息的程处默、李崇义和李承乾,剩下的几人行为举止并无异。然而,直觉告诉她,绝对有什么她不知道的事情发生。

背后灵李承乾,“老师,您怎么不进去呀?”

“咳,为师在想事情。”王珏转过身与李承乾对视,“我不在家的这些日子,你的师弟们还乖吗?”

李承乾快速回答道:“老师去孔府后,我就回宫了。期间只来过南山一次,没看出师弟们与往日有什么不同。”

他越是这样,王珏越确定其中有问题。回答的这样快,似是早就准备好以此应对她一样。就在王珏想着怎么逼着中二小少年说出实情的时候,一个声音打断她的思绪,“王…王县伯,我来了……”

太特么丢脸了,弟子带着客人过来她都没注意到。长孙冲也是的,你跟表兄来做客,站那么远干啥?怕见人咋滴?想着他爹前几日还算计老头呢,再看当儿子的却这么腼腆,王珏突然觉得有种诡异的违和感。

对于长孙冲想与李晋江结交的事情,王珏一直有耳闻。见他手中拿着稿子,自然知道他是来干嘛的,故此也没自作多情地认为人家是来拜访她。

“晋江他们正在文学社里,我正好也要进去,咱们同去吧。”

长孙冲没来过晋江文学社,初进入先被内里的装潢震了一下,“听说晋江文学社是王县伯专门为李郎君所建?”

怕人误会她品味,王珏赶紧答道:“院子是我让人建的,内里摆设都是李晋江按他的喜好所布置。”

“李郎君眼光独特,能写出那种佳作的人自然与众不同。”长孙冲很会为他的偶像找理由,听说院子是李晋江布置,居然较有兴致地研究起摆设来。

王珏趁长孙冲研究一个面具的时候,疑问着对李承乾指了指脑袋。李承乾见此连忙摇头,他表兄脑子挺正常,今日绝对是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