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 (第1/4页)

长孙冲见状无语,他跟爹爹近日都在担心长孙萌与李晋江见面后会否不和,还真没考虑到两方同日成亲,嫁妆差多少。还好李家的东西也不少,不然妥妥将人得罪了。

走到城门口,问题又来了,谁家先过?

守城门的觉得特别特别苦,自从各门派出山,涉及到他们的事情咱总跟着倒霉。更倒霉的是,为什么总是我们这队人,被孟襄拆了一次城墙留下不少心理阴影,这两家不会送个亲也想拆墙吧?

“长孙哥哥是长者,您先过。”言下之意,你若不彰显长者气度,等着我给你传小话吧。

“李家弟弟别来无恙,还记得那年夏日教你制笔,咱们师徒许久未回顾往昔了。”长孙冲也不是好鸟,教人家制笔就以人家老师自居了。

真怕他们犯浑拆墙,守城门的小将赶紧过来,“师兄弟同娶亲,一起过去不是更好?一家一抬,城门还是够宽的。”

长孙冲:“不若咱们一起过?”

李振:“两位姐姐交好,自然一起过更好。”

本以为下个热闹要等到复试,没想到两家成亲也能生出这么些好玩的事情。百姓们一联想,明日婚宴必然更热闹,王县公自来好客,咱们今日跟着过去打个招呼知会一声,省得王县公食材不够。瞧瞧,一点儿没拿自己当外人!

就这么着,两家送嫁妆的大队后又跟着大批百姓。

自王珏归来,南山也跟着热闹起来。王李氏提着的一颗心落下,再有王老大一家的事情已过去许久,她不再似之前那样闷闷不乐。涟水县李家人早几日便来了,王李氏最近都在带着儿媳招待客人。

远远瞧见从官道走过来的两队人,王李氏赶紧让人大开黄、李二人的宅门,准备等待女方来“铺房”。她身后,是紧张得手心直冒汗的两个郎君。

李保忠和李梁氏连着李氏族长,他们这些人都是李晋江长辈,自然待在李晋江的宅子。黄文这边由王珏作为长辈出场,另有李承乾和王熙然跟着压场。

本来安排得挺好,长孙冲又不干了,凭啥我家没有黄郎君的老师在场。若排在李家后面还是不乐意,我们一起来的,凭啥排他家后面。最让长孙冲郁闷的是,太子殿下明明该是他们娘家人,却跑黄文那充大尾巴狼。

王珏脑仁嗡嗡疼,这刚送嫁妆就这么多事情,她简直不敢想象明日将面对的场景。无法,最后决定两家在南山村空地处一起晒嫁妆,而后再各自回宅子布置。

本以为那些跟来的百姓是好奇嫁妆都有什么,没想到嫁妆刚被抬走,她就让百姓给围了。王珏扯出一个僵硬的笑容,“各位是想?”

“您弟子明日大婚,我们能凑个热闹不,就是人有点儿多……”搭话这位自己都不好意思往下说了,何止是有点儿多,那是相当多。

原来是为这个,王珏早想到热情的百姓们,王李氏也准备多日,就怕来得人太多吃食不够。不是又有新事端生出就好,“欢迎大家,到时我们会在南山摆流水宴。”

“太好了,我们这就回去通知大家。”

突然有种不太好的预感,王珏转头对李承乾说:“若明天人太多,官道那侧的地方我也要用用,帮我跟圣上打个招呼。”

些许小事自然不难,李承乾赶紧应了。中二太子将弟弟的事情解决,这几日心情特别好。果不出所料,老师听说弟弟的情况,没多考虑就答应帮他减肥。

唐朝迎亲多在黄昏,中唐以后才把时间改在清晨。还好是在黄昏成亲,李晋江和黄文整晚全无困意,到辰时才将将睡一会儿。

刚至黄昏,两拨迎亲队伍已分别到两家府外。古时想把媳妇娶回家,正经不容易。首先得催妆,要不为啥每拨人都带百来号人接亲呢,用处大了。

“新妇子!”就这用处,女方家大门紧闭,男方带人在大门外玩命喊。人少声音哪里穿得远,喊一次可不能给开门,得轮流喊,直到嗓子喊哑。

还不开,再上催妆诗。这个时候傧相的用处来了,也不是各个娶亲的人都会作诗,傧相就是应付任何突发事件的万能人。似他们这样的人家成亲,傧相也有讲究,一般人可做不得。黄文的傧相是李承乾,李晋江的则是孟襄,他俩来当傧相实在是给足面子。

“纸鸢风中舞,姻缘一线牵。都道芙蓉美,哪堪镜中貌。”黄文念完,跟来的随从们开始一遍遍猛重复。奈何佳人对着镜子照个没有,就是不出府。

李晋江那边也没能进门,“缘自纸中来,意由墨中显。小说牵姻缘,郎候妾佳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