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 (第1/4页)

“李郎君,咱们到倭国了,柴将军让我叫你过去。”

李晋江意犹未尽地看了看倭国人犯,遗憾地说道:“到地方了,以后有机会咱们再讲完这个故事。”

终于解脱了!!!

原本倭国人还很害怕回到国内,自从李晋江开始讲故事,他们成日盼望早点归国。一开始还好,都是些带着小哀伤的爱情故事,到前日他居然开始讲这些个血腥的东西,问题在于倭国闹饥荒的时候只会比他讲的更惨,今日的故事勾起很多刻意被遗忘的记忆。

第232章 出使倭国(二)

三艘船抵达倭国渡口,当地百姓从未见过这样的大船,赶紧去通知城主。

城主得信急急赶来,见唐人在往下运物品,以为大唐国主这么快就遣人回访呢,这要是由自己把消息送回去得受多大赞扬。还没等他乐呵,发现唐兵押解着一队囚犯从船上下来,那些人正是三个多月前刚送走的使臣们,大喜大悲下弄得城主差点没跪地上。

赵德言严肃脸看着城主,他旁边是杀气腾腾的柴绍。见城主吓得愣在当场,犬上三田耜觉得他比戴镣铐的自己还丢人。得到赵德言示意,他赶紧小跑过去简明说出他们在大唐遇到的事情,而后毫不避讳地说道:“我们都是冤枉的,大唐使团此次前来是为讨说法,你赶紧着人回京将事情说一说,看看能否查出是谁在其中做手脚。”

听说事情还不是最坏的情况,城主反应过来后连忙小跑回去写信,完全忘记该招待远来的客人。见状,机灵的药师惠日蹭到赵德言身旁说道:“我认得路,不若先由我带路,咱们入城歇息一日如何?”

他们在船上晃悠了将近一个月时间,现在脚踩在陆地上都站不稳,是该好好休息一晚再赶路。赵德言点点头表示同意,而后装么着问道:“既然已经到倭国境内,若你们国君准许,不如解下镣铐如何?”

“不用不用,我们没有提前发现隐藏在它处的忍者也算有过,可不敢解开镣铐。您就帮帮忙吧,再这样押解我们到平安京可好?”

瞧瞧咱多了不起,得让人求着咱虐他们。

赵德言好似很无奈的样子,他想了想勉强说道:“哎,若不是圣上怕你们在路上自裁,我们唐人在没有绝对证据的情况下怎么能将你们似犯人一样押解呢。既然你这么说了,想来还是怕自己忍不住自裁,那我就再帮帮你们吧。”

听他这么说,戴着镣铐的倭国人都快呕死了,内心真是有苦说不出。若别人不了解情况也就算了,他们不相信赵德言这个领队的也不知道王县公对他们做了什么。

想到那晚王珏即兴发挥模仿他们的笔迹和语气写出的话,什么舒明天皇就因为没本事才被推举上来,什么苏我入鹿跟她妹妹关系不甚明了,不支持妹妹的儿子也是为了将妹妹从宫里带出来,弄得这些个倭国人几个月来常常夜半惊醒,但凡不想家族灭亡的都不敢在唐人没达到目的前自杀。

好在王县公说他只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找到行刺的真正主使者,一个是让倭国赔黄金给他们。若能让她达到目的,王县公承诺永远不去模仿他们的字迹做什么事情。虽然闻名大唐的王县公与他们想象的名仕完全不同,但是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他们也只能期望王珏是个说话算话的人。

至于为啥还要求戴着镣铐,就是为了在主子面前演戏嘛。瞧瞧,我们九死一生到达大唐了,还没等去完成任务呢,就被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人摆了一道。我们也是无辜,看在大家没少受苦的份儿上,能不能别太迁怒。

城主颤抖着双手将事情详细写出,赶紧找信得过的手下快马去送信。而后,终于想起被他忽略的大唐使团,等他找到人的时候被告知大家都已经休息。

次日,在城主的极力挽留下大家依然决定出发赶路,唐人想着可没空留在这儿被你招待,奈何城主不了解情况啊。目送使团离开,城主有点儿小忐忑,往常高句丽的使臣过来若招待不周他们都会去平安京告状,自己昨日那么忽略唐人,希望他们不要跟高句丽人一样……

自到了倭国境地,那些倭国人不知是终于找到底气还是豁出去了,竟不似在路上时一直乞求着让他们帮忙说好话,反而兴致勃勃给大唐使团沿路介绍起他们国家来。若倭国人知道自己的变相讨好完全没被对方领略到,不知道会不会因为文化差异造成的沟通不良去撞墙。

一路上,每每到达一个地区,犬上三田耜都会感叹着说道:“我们还是差大唐良多啊,此次本是想学习大唐的筑造技术,可惜竟出了这样的事情……”

药师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