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 (第1/4页)

张秀玉点头,揶揄道:“哎,这都两天了,你三叔要是来咱们这吃饭,你问他收钱不?”

冬宝嘿嘿笑了笑,“当然收了,亲兄弟也得明算账。不过我三叔那可是个金贵人,人家才看不上咱们这粗糙的饭食。”冬宝也是当玩笑一般说了,要是宋柏真的来要饭菜吃,她还真不能收钱,只是后来没想到竟然一语成真了。

到最后,四十个饼子卖光了,菜还剩下几勺,冬宝也不想带回去了,虽然卖饭菜之前就已经给大舅家留了两勺菜了,剩下的菜也全都给了舅母高氏,高氏斜着眼看了眼锅底,嘟囔了几句“都是剩菜”什么的,找出个盆子让冬宝把菜盛了出来,尽管一脸的嫌弃,却只字不提让冬宝把菜带回去的话。

李立风领着李红琴出来时,两个人都是满脸喜悦的红光,冬宝和张秀玉正在收拾摊子,连忙迎上去,问怎么样。

李红琴笑道:“书院里的山长挺好说话的,入学没问题,让小谦考试,按考试的成绩分班。我想着,等麦收过了,就让小谦到书院来。”

“那也行,我哥念书那么用功,考试肯定没问题。”张秀玉也跟着高兴。

李立风没想到他带着李红琴进书院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冬宝和张秀玉已经卖光了带来的饭菜,惊讶的笑道:“生意这么好?”

李红琴摸了摸冬宝的脑袋,笑道:“还是冬宝这丫头脑子伶俐,干啥成啥!”她打定主意了,以后儿子就在镇上念书,女儿就跟着冬宝做生意,冬宝脑袋聪明活络,秀玉跟着她保准吃不了亏。

看着三个人走远的背影,李立风摸着下巴上的短须遗憾的摇头,“可惜了,这么聪明能干,要是托生成男孩子,该多好!”

从铺子里出来的高氏正好听到最后一句话,撇着嘴问道:“啥该多好啊?”好在她也没兴趣知道答案,扔下了一句话,“站门口呆愣着干啥,还不进屋吃饭!”就进铺子了,边走边嘟囔道:“每天用那么多柴禾煤炭,都不是钱啊?给两勺剩菜就打发了,就知道占好人的便宜,她咋不去占她奶家的便宜啊!”

“行了!”李立风跟在后面听的火气蹭蹭的往上冒,“有你这么当妗子的吗?用你两把柴禾你都心疼成这样,人家给你的菜不是钱啊?”

“她们就是不给也是卖不出去剩那的!”高氏理直气壮的反驳。

李立风气的摇头无语,剩菜人家不会自己吃啊,从半夜起来忙活累到中午,人家就愿意回家还要自己动手做饭啊!当大哥的照顾下妹妹不是应该的么!他跟高氏多年夫妻,懒得跟不讲理的媳妇讲道理,爹娘死的早,高氏一辈子没受过公婆的气,哪里知道当人媳妇的本分!

冬宝三人回到豆腐摊的时候,豆腐只剩下了一块,还是李氏不打算卖了,留着中午做菜吃的,要不然早卖光了。收拾摊子的时候,李氏最后才收起了挂在摊子上的招牌,郑重小心的把招牌卷了起来,放到了装钱的口袋里。

经过冬宝的不懈努力说服,李氏现在已经明白了“品牌”的重要性,今天她对每个上门的客人,都讲了一遍她们的“宝记豆腐”,让客人们以后认准了她们这家。

临走前,冬宝说去找石材店再买一只石磨。

“宝儿,咱家已经有了个石磨,你还要石磨干啥?”李氏不解的问道。

冬宝笑道:“娘,你不是想多做些豆花豆腐么,咱多买一只石磨,雇个人给咱们磨一部分豆子。”

“这……还真雇人啊!”李氏和李红琴对视了一眼,搓着手笑道,有些不好意思,也有些不敢置信,雇人可是做大买卖的才雇人的,况且雇人也要给人工钱。

“算了,还是别雇人了。”李红琴说道,“我跟你娘辛苦点,多磨点豆子就行了。”

冬宝摇摇头,“那怎么行,你跟我娘每日够辛苦的了。咱雇个人,就每天早点来给咱们磨三十斤豆子,一天给她十文钱,肯定多的是人愿意。”

庄户人家极少能有别的收入,一天十文钱一个月就是三百文,绝对不是小数目,虽然磨豆子的活不轻松,但冲着这丰厚的报酬,绝对多的是人肯干这个活。

冬宝在镇上的石材店里又定了一只石磨,花了二百个钱,央店老板找伙计给她们送到塔沟集去,又拉着张秀玉在集市上买了二十斤的菜,一起挑回了家。

吃过了中饭,秋霞婶子就来冬宝家串门,都是熟人,也不跟冬宝一家多客气,搬了个小凳子坐在那里帮冬宝捡豆子,听冬宝说了想雇人磨豆子的事,拍着腿笑道:“一天十文钱真不少,要不是我家里还有一堆老少爷们要伺候,我都想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