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页)

大概又等了一会儿,果然又挪进来二十几个人,这估计是最后一队了,所以人群也动了起来,林清听到前面有人让他们排好队,中间空出位置来。

林清跟着大部队移动,最后站成了四列,对面各两列,林清正好排在了中间,正对着前方,看到前面教案处就是一座孔子像,然后一张高背椅。

很快就有一个年约四十多岁的文士走了进来,只见他身材清瘦,穿着一身蓝色长袍,脸上蓄着胡须,但是却莫名不影响他的秀雅天成,让人望之亲切,文气自生。

林清以前一直对所谓的“气质”一词有所不屑,认为人的气质可以靠衣着打扮、礼仪训练培养出来,但是眼前这个人却是真正阐述了“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甚至不用他开口,就让人觉得此人风华翩翩,满腹经纶。

若是年轻个二十岁,该得有多少女子为他辗转反侧啊!

“天哪!竟然是庄先生!”旁边那个小胖子到底年纪小,藏不住话,忍不住低低惊叫起来。

庄先生?林清这两天也打听了不少消息,知道云天书院的庄先生是前中书舍人庄梦贤,从七品官位,据闻因不满朝廷上下乌烟瘴气,主动请辞,避世到云天书院,教授学子。

别看中书舍人只有从七品的官职,但是那可真的是学霸中的学霸,天才中的天才!

中书舍人是皇帝的亲近属官,专门帮皇帝起草各种诏书,算是皇帝的私人秘书一职。这种人别的本事暂且不说,写八股文的本事那是一等一的绝,否则更加写不出花团锦簇的诏书、讲章、宝文等等了。

庄梦贤就是天佑十八年的一甲状元及第,翰林院里给皇子讲学被永康帝看中,招到身边做中书舍人,若是没有几分本事,是根本做不到的。

不说庄梦贤的程文几乎都被科考学子奉为经典,就是他这几年出版的诗集,也是一出版就售罄,在文人学子间可是非常有地位的!

所以也难怪小胖子会惊呼出声,这位简直就是在场众学子的科考典范、学霸偶像好吗?

“接下来,每一个人按照顺序上前,问题只有一个,为何读书?”庄夫子声音低沉,语调缓慢,脸上也带着微微的笑意,让人忍不住卸了心防,心中也认为确实回答这个问题要比刚刚那种上来就要扎一炷香的马步要正常的多。

第一位学子上前,他年纪大概二十三四岁,穿着不俗,非常自信,一点也不怯场,侃侃而谈道:“我读书是为了科举,有朝一日金榜题名,报效朝廷。”

“出去吧。”庄梦贤点了点头,含笑道。

那位学子根本摸不清楚头脑,等出去了才知道自己被淘汰了!

在场其他学子也是一愣,觉得刚刚这个回答没有什么问题啊?怎么莫名就被赶出去了?

接下来又有一学子,可能是因为看到第一个学子莫名就被逐出去了,原本准备好的说辞也忘了,嘴巴里脱口而出道:“我,我是为了家中姊妹,以后她们成亲,需要靠山。”

说完脸色一白,有点想自打嘴巴,这是自家老娘有时候经常拉着他念叨的话,盼着他出息,以后家中姊妹就算嫁出去了,也有个娘家兄弟可以依靠,怎么这个时候就说出来了?看来这次是白来了。

谁知道庄夫子却是依旧和煦微笑道:“嗯,可以,留下吧。”

那人一头雾水,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被云天书院的学子引到了另外一边等着。

接下来,每个人的答案都五花八门,有人说的特别高尚仁义,也有人只是说点小枝小节,后面的人企图通过观察庄夫子的评判依据来回答,可是却发现根本无迹可寻,看似同样的回答,有人就是过了,有人就是离开了,丝毫无法总结经验教训。

轮到林清的时候,林清也没想着编一个说法,在他看来他读书的目的坦坦荡荡的,事无不可对人言。

所以他上前规规矩矩地朝着庄夫子行了一礼,然后缓缓道:“少时家贫,又多灾多病,父母为帮学生谋一条出路,不用干农活,所以送我读书习字,盼我能将来做个能写会算的伙计,只是误打误撞读了书,开了蒙。”

在场众人听得有些愕然,还能这么说吗?说的这么的直白,这么没有读书人的体面和风范,恐怕不会得夫子喜欢吧。

有些人暗搓搓地想着。

庄梦贤没有像别人一般直接说留下或者下去,而是又抛出了一个问题:“既然如今你已然能写会算,为何又来这里?”

“看,这不挖坑给自己跳了吧,现在看你怎么回答。”小胖子李守泽津津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