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 (第1/4页)

结果,郎中诊了半个时辰的脉也没有确定到底是有还是没有,末了扔下一个模棱两可的话,可能有也可能有,还要再等段儿日子才能诊出来。

侯氏听了瞟了谢柔华一眼,没说话,可那眼神是个怀疑的眼神。

谢柔华今日见到婆婆带郎中来诊脉,心里就不舒服得很,心想,难不成这个侯氏还在担心她撒谎,这才一天没去她跟前请安,她就着急忙慌地请郎中来探虚实了。还真是做妾的人,心胸狭隘,就想着做了婆婆作威作福了,不知道体恤她这个儿媳妇。要是别家的婆婆,这样风大雪大的,早就不让媳妇去跟前请安了。她屋子里也不是没有人伺候,做什么非得要她这个儿媳妇顶风冒雪地过去伺候她。自己也没说不去她跟前请安伺候她呀,只是希望不要每日都去,隔三差五地难道不行?

☆、第138章 13。8

本来谢柔华对这个做妾的婆婆就没什么好印象,不过碍于她是丈夫的亲娘,再怎么样也要敷衍应付一下。这下子因为讨厌侯氏带郎中来探虚实,好像是怀疑她说谎一样,所以就越发瞧不上她了,打定主意,不管是怀没怀上,这到天气暖和之前她是绝对不会去侯氏跟前请安了。所以,自那以后,她连敷衍也不愿意敷衍侯氏了。本来嘛,她该孝敬请安的婆婆就该有一个,那就是阮献的嫡母何氏,侯氏算怎么回事,一个妾,难不成还想跟正室夫人平起平坐?

她去向侯氏请安是给她尊敬和脸面,她不去谁也不敢说什么,也说得过去。

侯氏见谢柔华后面见了她面连个笑脸也没有了,打个招呼也是淡淡的,就越发来气了。索性一见了儿子,就抱怨他找的媳妇儿看不起她,不孝敬她等等。

阮献听了这些话,回去对谢柔华就没有好脸色,谢柔华呢,也不是个肯让人的,就把心里对侯氏的抱怨说话间给带出来了,说她那个婆婆不体恤她,别人家的婆婆又如何如何,还有啊,她十有八|九是怀上了,侯氏还给她脸色看,是不是想气死她,一尸两命啊。

她这一闹,阮献也觉得头大,后面想一想,索性不管她们两个闹腾,他成日家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哪管得了这些内宅的纠纷。

其时,从徐州那边跟豫州那边分别传回来一些消息,徐州那边由萧裕统领的兵马击退了燕国的进犯,而豫州那边由谢岩统领的兵马却吃了败仗,秦国又顺带夺取了景国的几座城池,而且作为豫州兵马统帅的谢岩还病了,如此一来,豫州兵马更是士气低落,节节败退。

谢岩带领的豫州兵马跟秦国的军队初初交手时,还打了几个小胜仗,可能正因为如此,谢岩就骄傲起来,认为自己带兵厉害,后面就听不得谢庄派去帮他的副手的意见,一意孤行,好几次军事部署都出了问题。最后被秦国那边的统帅符存抓住机会,反败为胜。连吃了几个败仗后,谢岩急了,一下子就病倒了。主帅病了,军心不稳,就算谢庄派去的两个副手想挽回也来不及了,谢岩为了保住谢家好不容易组建的这支军队,就令豫州兵后退到坚城防守,一面向朝廷上奏请求支援。

他的奏报进了建康,到了皇帝桌前,皇帝给气得,直接将他的奏报给摔到了地上,嘴中愤愤道:“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错用了他!”

只不过现在后悔已晚,这谢岩成了扶不上墙的烂泥,如今西北方向也只有桓翌的荆州兵可以调动了。总不能因为忌讳桓翌,就任由国土陷落在秦国人手里。而且这事情要是不快点儿下决断,要是秦国的兵马长驱直入,威逼建康,到时候恐怕四处生变,要调动桓翌就不容易了。

思及此,皇帝立即命自己的老师侍中庾哲拟旨,让桓翌接到旨意的当日即刻带领荆州的兵马去击退已经占了景国几座城池的秦军。庾哲拟了旨,又担心桓翌不听皇帝号令不出兵,或者迟缓出兵,偏要等到国家大乱时,好浑水摸鱼,生出贰心。所以,建议皇帝派出能说会道的特使拿着这道旨意奔赴荆州,劝说桓翌出兵击退秦国。

皇帝就问庾哲可有什么好人选没有,庾哲想起了同宗的做着朝廷御史的庾保,认为这个人有胆识还有口才,让他奔赴荆州最合适。另外他还想起了新收的干儿子阮献,认为他也挺会察言观色,能说会道,所以可以做个副史。

接着,庾哲就把他心目中的两个人选说出了,他道:“此两人一人为我同宗子侄,一人为我义子,但是臣认为他们是合适的人选,故而举贤不避亲。”

皇帝对自己的老师那是全然信任,立即道:“那就依先生举荐,快些派这两人去荆州宣旨吧。”

庾哲答应了,随即退下去让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