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页)

裴清殊看折子时很认真,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时分。

他感觉自己这几天都没有去过后宫,似乎不大好,就让人传了嘉贵嫔谢氏前来伴驾。

在嘉贵嫔来之前,他还让人去襄乐宫传了个话,说好明天中午去娴妃那里用午膳。

作为皇帝,如何平衡后宫,其实也是一门学问。

虽说裴清殊的生母林太后在做妃子的时候,曾经宠冠六宫,也为裴清殊上位提供了不少便利,但裴清殊还是觉得,像他父皇那样独宠一人,虚设六宫,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

自古以来,集宠于一身,即是集怨于一身。裴清殊身为宠妃之子,从小就得防着其他后妃的明枪暗箭,一不留神可能就会小命不保。

而且皇帝独宠一个妃子,意味着其他后妃背后的家族势力都无法完全为皇帝所用,实际上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所以从裴清殊决心夺嫡开始,他就知道自己八成不会像他的父皇一样,将所有的感情倾注到一个女人身上。

不过像裴清殊这样,太过讲究雨露均沾的皇帝,也会有一个问题,就是当他想起他的这些后妃时,裴清殊总会感觉他们是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很难真正对某一个人产生特殊的感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召幸后妃,也是皇帝职责的一部分。

一旦这么想的话,和后宫妃嫔相处起来就会有些累。

正因如此,目前来说,在所有后妃当中,他还是最喜欢到娴妃那里去。主要是因为娴妃很有分寸感,很会揣摩裴清殊的心思,和她相处的时候,不会让裴清殊感觉到有什么压力。

其他后妃的话,也还好,但就是好像差了一点什么。

比如今日来侍寝的嘉贵嫔谢氏。

陈郡谢氏是在大齐建国之前便已经声名显赫的贵族世家,是除了大齐之外,北夏和北辽都非常想争取的世家大族。

自古至今,谢家在历史上一共出过八位皇后。因此,谢家的姑娘被认为有“旺夫运”,向来非常好嫁。

傅太后当初或多或少也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将嘉贵嫔选进了裴清殊的后宫。

第30章

裴清殊上一世的父母都不信佛,甚至还对宗教有些隐隐的排斥和反感; 以至于他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信仰。

不过在他自己被大火烧死; 又以十二皇子的身份在冷宫里获得新生之后; 裴清殊便不得不开始敬鬼神了。

而随着年纪的增长和地位的提高……裴清殊不能免俗地发现; 自己开始变得和历朝的皇帝一样,越来越相信卦象、天相、命格这些看起来虚无缥缈的东西。

太上皇当年那般信任公孙越,裴清殊如今如此看重公孙明,恐怕都有这方面的因素在。

所以说或多或少的,裴清殊也相信了谢家女子会旺夫的说法,不然当初他也就不会同意让谢氏入东宫,还封她做仅在钟氏和傅氏之下的正四品良媛了。

裴清殊不是那种召妃嫔侍寝之后; 就直接上龙床开始办事的皇帝。对于自己的这些女眷; 裴清殊还是愿意和她们说说话; 多了解了解她们的。

所以他宣嘉贵嫔来的时间比较早,这样他们就可以一起用晚点,说说话再就寝。

因为裴清殊每天都要早起,最近又不能午睡的缘故; 除非有什么紧急情况发生; 否则一般来说裴清殊都不会太晚入睡,大概在二更天左右就会睡下。

因此他晚上不会用太多正餐,顶多用一些清粥小菜或者是点心作为晚点。

这样的晚点已经很清淡了,不过嘉贵嫔为了保持纤细的身材,几乎什么都没有吃,只是拿着个勺子坐在一旁; 时不时地舀一口粥喝。

后宫佳丽个个都是美人,嘉贵嫔也不例外。

她和宋皇后一样都是鹅蛋脸,眉毛如同柳叶一般又细又长。不同的是,皇后的眼睛是细长的瑞凤眼,嘉贵嫔的眼睛则又大又圆,嘴巴生得十分小巧圆厚。

和其他后妃相比,嘉贵嫔的身材属于比较高挑的。她原本并不算胖,但因为个子和脸型的原因,就会显得比较丰润。

虽说裴清殊并没有就此说过她什么,但她觉得既然裴清殊喜欢娴妃那样的纤瘦美人,她就一定要瘦下来才行,所以现在每一餐都吃得很少。

裴清殊不知道这些,还以为嘉贵嫔是最近太过操劳,所以才没什么胃口的,便语气和善地说道:“朕前几日听太后提了一句,说你年关那阵子帮着做了不少的事情,可是累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