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1/4页)

只可惜或许是他遗传了太上皇的缘故,生儿子的几率太高,到现在他膝下都只有晴姐儿一个女儿。

如果可以的话,裴清殊倒是希望裕妃能生个女孩儿。

不过生男生女这种事情,裴清殊知道自己不能强求,任何人都不能。

宋皇后一直将傅裕妃视为自己最大的威胁,如果一两年前裕妃怀孕的话,皇后一定会很担心,怕裕妃一旦生下儿子,会威胁到嫡子的地位。

不过裕妃在现在这个时候怀孕,宋皇后倒是不那么担心了。毕竟就算裕妃生的是儿子,那也是皇五子,和她的敬坤比起来差得远了。

皇后虽然心宽,可她身边的心腹还有许多顾虑。

玲珑一脸忧愁地提醒皇后说:“娘娘,您可别放心得太早了。您别忘了,太上皇排行第七,当今皇上排行十二,可都是幼子。所以说,皇子的排行并不能决定一切啊!奴婢虽然读书不多,但也知道从古至今,顺理成章地继承皇位的嫡长子才是少数。为了大殿下,您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玲珑的话,让宋皇后心里顿时咯噔一声。

如果嫡长子不能继承皇位的话……那……意味着什么呢?

看着年仅四岁,就已经十分懂事的大儿子,宋皇后不由地心头发紧。

过了几日之后,皇后便传了她的长嫂孟氏入宫。

皇后的父亲宋尧,膝下共有三女一子。皇后是嫡出次女。

宋尧唯一的儿子,就是皇后的嫡亲哥哥宋羲。

宋羲是外男,不好随意入后宫。所以皇后便宣了宋羲的嫡妻孟氏,代替兄长来坤仪宫说话。

孟氏出身于永昌伯府,是宫中孟宜嫔的堂姐。也是因为这层关系的缘故,皇后对宜嫔向来颇为照顾。

孟氏投桃报李,和皇后的关系相处得十分融洽。

姑嫂二人也不说那么多客套话,寒暄了几句之后,皇后便直奔主题,问起宋羲参加科考的事情。

孟氏柔声道:“娘娘放心,夫君已经在准备雍定三年的科考了。依我看,他备考的状态还不错,父亲也常常从旁教导。”

宋家是书香世家不假,但并不是每个宋家人,都能那么轻而易举地考中进士。

宋羲二十三岁就中了举,要说他的科考之路也还算顺利。可在那之后,宋羲就连续两次落第。等到明年开春再考试的时候,他就已经差不多三十岁了。

皇后知道,在去年恩科落第之后,宋羲一度非常沮丧,想要放弃科考。

所以她现在,才会时不时地召她的母亲姜氏或是嫂子孟氏进宫,关心一下宋羲的近况。

听孟氏这么说,皇后便多多少少放下心来。

“大嫂,还请你多多鼓励哥哥,让他不要灰心。要知道父亲也是连续落第两次之后,才终于考中进士的。哥哥还年轻,还有很大的希望。”

孟氏叹了口气,道:“娘娘,我也是像您这么说的呀。可夫君看着话不多,实际上却很要强,老把自己和大堂兄他们比……”

孟氏口中的大堂兄,就是恪靖侯和淮阳大长公主的长子、裴清殊现在的近臣宋池。

当年宋池十八岁中榜眼,是京城里最耀眼的四公子之首。有这样优秀的兄长在前,也难怪宋羲心里会有所比较了。

“大堂兄这样的天才人物,多少年才能出一个呢?放眼整个京城,也就只有令仪长公主的驸马容二公子,还有钟家的二公子可以与之相比了。”皇后说着,摇摇头道:“嫂嫂,还烦请你多劝劝哥哥,让他不要太钻牛角尖了。不是天才也无妨,只要踏踏实实地努力,早晚都会成功。”

孟氏点点头道:“娘娘说的是。要说起来,咱们宋家现在最出息的,就属大堂兄了。只可惜分家之后,就和大堂兄他们的来往不多了。”

皇后沉吟道:“亲戚之间,还是要尽量多走动走动的。只可惜大堂兄身边没有可以出来交际的女眷,不然就能方便许多了……”

和所有人一样,皇后和孟氏都觉得,宋池这辈子大概也就这样了。没有妻子,也没有孩子,最后将恪靖侯世子之位,传给自己弟弟的儿子。

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不久之后,竟然传出宋池的妾室怀孕的消息。

所有人听到这个消息时,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妾室耐不住寂寞,跑出去偷了人。

只有裴清殊是个例外。

因为他知道,经过钟太医的精心调养,宋池现在大概率已经具备了生育的能力。

也就是说,宋池的妾室怀的,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