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 (第1/4页)

老实了。”

一旁的傅煦赞同地说道:“一个空壳子一样的单于,做来还有什么意思?臣若是呼屠吾斯的话,一定心悦诚服地向大齐臣服。”

“阿煦,这种话由你说来,总觉得怪怪的。”裴清殊和公孙明对视一眼,忍不住笑道:“你还是多说点反对意见,这样朕比较习惯。”

公孙明火上浇油般地说道:“就是啊,阿煦要是不扫兴的话,那还是阿煦吗?”

傅煦不敢瞪裴清殊,只好瞪了公孙明一眼,示意他别乱说话。

公孙明故意做出一副害怕的样子,往旁边躲了一躲:“这才是阿煦嘛。”

傅煦见裴清殊也不管管他,只能无奈地看着他们。

……

如同他们所猜测的那样,北夏那边得知裴清殊又不肯直接给粮之后,简直气得直跳脚。

呼屠吾斯没忍住,暴躁地掀翻了眼前的桌子:“再这样下去的话,我北夏都要被齐国人给搬空了!”

“算了单于,事已至此,您还管什么名不名的?齐人不是有句话,叫‘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吗?咱们臣服了齐国这么多年,什么好处都没捞着,还不反了他做什么?”

“对!反了他!”

“杀到长安去,让那齐国皇帝知道知道我们匈奴人的厉害!”

就连裴清殊安插在呼屠吾斯身边多年的人,都做出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来,支持呼屠吾斯起兵。

呼屠吾斯不由地被这种氛围所感染了。

在愤怒和屈辱感的驱使之下,他猛然间站了起来。

他不能再这样忍耐下去了!

直觉告诉呼屠吾斯,就算他现在不反的话,等到了年末朝贡的时候,裴清殊也不会轻易饶过他。

还不如趁齐国人不备的时候主动出击,说不定还能杀他一个措手不及!

然而呼屠吾斯的如意算盘,注定只能是一场空。

这几年来,他是做了不少准备不假。可他不知道的是,裴清殊为这场仗所做的准备,远比他多得多。

无论是士兵还是军备,粮草还是药品,裴清殊都已经准备充足。再加上海路已通,朝廷随时都能从南方调兵调粮,这一仗,裴清殊足足有九成的把握能赢。

如果有这么大的赢面大齐都能输的话,那他只能说,这就是天意。

好在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雍定十二年九月,北夏王呼屠吾斯起兵造反。

消息传到长安之后当日,裴清殊便点了辅国大将军容漾为主帅,卢劭为副帅,即日北上,领兵平乱。

这一回,他不需要再向上回一般设下重重陷阱,引匈奴人入套。

他要从正面迎敌,用原始也最直接的手段,让这群狼子野心的匈奴人彻底向大齐臣服。

他选择派出容漾和卢邵的原因很简单。上回陵川之战之后,容漾可谓一战成名。只要是经历过那场战争的匈奴人,都对容漾这位“白袍将军”颇为惧怕。

有这种优势在,裴清殊自然是要利用的。

不过裴清殊早就想好了,这场仗还会牵涉到大宛,和匈奴当初和呼屠吾斯分裂的那一部分部落,光靠容漾的威名是不够的。

在大宛和吐蕃相继发兵之后,裴清殊在大朝会上说出了自己即将御驾亲征的打算。

一些大臣听说这个消息之后,不由慌乱起来。

许多人纷纷劝阻裴清殊,劝他不要以身涉险。

可裴清殊不是要和大臣们商量,而是通知他们自己的决定。

北夏这块生在他胸口数十年的腐肉,裴清殊想亲手剔除它。

见裴清殊心意已决,大臣们没有办法,只能请裴清殊多带兵、多带护卫、多带粮,一个个的好像裴清殊的老父亲,对着要出远门的孩子唠叨个没完。

裴清殊嫌他们啰嗦之余,还有一点说不出的感动。

可能是……他有些想念那个有点唠叨的父皇了吧。

不过满朝文武那么多人,总有些人的声音会比较刺耳。

在发现裴清殊去意已决之后,就有人开始打起了别的主意。

“什么?立太子?”公孙明大吃一惊地看着裴清殊,“他们是不是疯了?皇上正值壮年,皇子们又还尚且年幼,为什么要立太子?”

“他们说,自古天子离京,都要有太子监国。”裴清殊若有所思地摩挲着拇指上的玉扳指,心情颇有些复杂。

如同公孙明所说,他也一直觉得自己还很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