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 (第1/4页)

伺候许多年,因为朝中不缺人,所以不必再像这次一样,这么大规模的选拔官员。如此盛况,也再不得见。

不过此次考试的形势还是继承下来了。虽然没有中央大规模的考试,但是每个部门每年都会进人,在进人的时候都会进行笔试面试。在科举之后,除了前三甲有固定授官的官职之外,其他人都要经过进一步考试补缺,而不是跟之前一样,新科进士们随意或者根据关系大小,被随机分配。

总而言之,还是给后世官员选拔造成很大的影响。

当很多年之后,大晏朝已经变成华夏国,公务员考试每年都会举行的时候,有历史学家发现,早在几百年前,咱华夏的祖先已经举行过一次了。那一次,正好开启了大晏朝的盛世和华夏的盛世。

这让人不得不叹息,祖宗的智慧真是惊人。不愧是咱们华夏人,无论古今,都是棒棒哒。

....................................

当所有事都结束,官员们也到位的时候,凌蔚终于和黎膺和好如此。

然后第二天凌蔚就下不了床了。

按理说,承受的一方应该更轻松,毕竟他又没动。

无奈他的体力可比不上黎膺,所以躺着的就是他了。

黎膺心情很好,笑容跟沾了蜜似的,看的凌蔚心里痒痒的,忍不住在黎膺脸上啃了几口。

好吧,他还是该死的被蛊惑了。这笑容可真迷人。

然后,凌蔚再次辞职了。

他又辞职了!

非常坚决的辞职了!

当凌蔚又没来上朝的时候,文武百官都吃惊了。

之前有人老是弹劾凌蔚,所以凌蔚辞官什么的,大家都认为是皇帝陛下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让凌蔚顶锅。

现在反对的人已经没了,朝堂上下一致说凌蔚大大的好,怎么看也没理由又把凌蔚的职位撸了吧。

“朕早就说了,这家伙惫懒的很。有用的上他的时候,他还是会老老实实做事。”皇帝陛下阴森森道,“事做完了,他就继续偷懒了。”

“陛下!这朝中之事哪有做得完的时候!吏部需要凌大人啊!”范毅振臂疾呼。这次跟着凌蔚混,他们吏部简直人气爆棚好吧?这种好事多来点吧!

“陛下,户部事情很多的。”谢荣也立刻发言。

“工部一直都缺人!”胡晨瞪了两人一眼。

“凌大人应该进入礼部,教化百姓!”顾属慢悠悠道,“凌大人对教化很擅长。”

皇帝陛下叹气:“朕也想多磨磨他,无奈瑾堂多灾多难,身体羸弱,他一叫苦,朕这个当长辈的就不忍心啊。诸位大人也不必争了,还是让他好好的当个教书先生就成了。”

诸位大人表示心塞塞。

谁知道凌蔚真是个奇葩,还真因为太懒才辞官的?

“你教的什么学生。”已经回到京城,接替告老的王棋当上了辅政大臣的于铮皱眉道。

“好学生。”赵昭对着损友甩甩袖子,得意洋洋离去,把于铮气得倒仰。

我家学生这么懒,还能被诸位大人求着回来当官,你学生能吗?哼!

怎么就被这么个人把凌蔚收了呢!怎么常乐公主当时没找到自己呢!常乐公主和他家也有交情啊!

....................................

其他人本以为这次弄出这么大的事,凌蔚应该能高升才对。

就算不高升,好歹吏部侍郎的位置总该坐稳了吧?

结果他又跑了。

大家都惊呆了。

后来才知道,原来凌蔚是真的懒。

当然,这在民间,就变成了淡泊名利。

凌侯爷真是棒棒哒!

黎隶琢磨着,凌蔚虽然不想当实权的官职,但是积累了这么久的赏赐也该发一发了,不然他自个儿都良心不安,也堵不住别人的嘴啊。

黎隶非常高兴,其实他早就想好给凌蔚的赏赐了,只是之前世族天天盯着凌蔚,凌蔚劝说,不想太出风头,觉得自己现在已经够好了。

现在没人反对了,黎隶就大肆封赏了。

于是凌蔚从海阳县开国侯,再次连跳两级,变成了海阳郡公,食邑加至两千户。

凌蔚就成了凌侯爷,变成了凌郡公,还是非常难得的有食邑的郡公。和他同样爵位的,要么是开国打仗立下汗马功劳的,要么是功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