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部分 (第1/4页)

心里却很是不乐观。

凉州离京城千里迢迢,萧琅哪能那么快就赶回来,便是他能一路无阻的回来,皇上还能不能支撑那么久,且是未知,就更不必说宗室们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答应让一个外姓人继承宇文家的江山了。

而以宣武侯的私心来说,也是不愿意萧琅上位的,那实在是个精明能干的年轻人,可以想见真上了位,必定会洞若观火,明察秋毫,成为一位明君。

可皇帝太精明了,臣子的日子便不会好过,手里的权柄,也不会太大了……不过如今想这些都为时过早,当务之急,还是皇上的病,只要皇上能尽快醒来,尽快好转,自然一切都迎刃而解!

太后待宣武侯应了,又道:“这些日子你还得把宫里各处都给哀家守好了,不许出半点乱子,若皇帝能尽快醒来,当然就最好,可事到如今,我们也要做最坏的打算,万一皇帝短时间内醒不过来,甚至……那无论是宫里,还是京城,都决不能乱了,必须给哀家保持人心安定,你们两个都听清楚了吗?”

“崔福祥,宫里的安定哀家交给宣武侯,京城的安定就得交给你了,东西厂合起来两万多人,再加上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想来也足够维持京城的安定了。如今我们只有齐心协力,才能熬过眼下的难关,等熬过了之后,皇帝自然重重有赏,你们加官进爵,飞黄腾达,都指日可待也!”

宣武侯与崔福祥忙都恭声应道:“奴才/臣誓死效忠皇上和太后娘娘,定不会让皇上和太后娘娘失望。”

太后叹了一口气,“希望列祖列宗在天有灵,保佑皇帝能平安度过这次难关吧。”

崔福祥忙赔笑道:“太后娘娘放心,皇上乃真龙天子,有神灵护体,一定能遇难成祥逢凶化吉的。只是一点,奴才怕、怕万一萧大人来不及赶回来……依奴才的愚见,太后娘娘还是该事先在宗室里挑选一个合适的孩子,以备不时之需才是,大不了,将来又禅让便是了,未知太后娘娘意下如何?”

崔福祥跟宣武侯心思差不多,也不想萧琅上位,真上个年富力强,文韬武略的新君了,还要他这个司礼监掌印和东西厂提督做什么?

他只怕很快就要没有立足之地了,自然还是上个小天子的好,至于上位后禅让退位之类,请神容易送神难,届时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太后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来的,如何猜不到几分崔福祥的心思,他可就只差明说了。

心里很是恼怒,果然太监就没一个好东西,韩征是个该死的,崔福祥也没好到哪里去!

可又不得不承认,崔福祥的话哪怕有私心,亦多少有几分道理,万一琅儿真赶不回来,抓个小天子在自己手里,总比被逼着接受一个已经成年了,断不会任人摆布了的新君强……

太后因沉吟道:“此事哀家知道了,但也不必急着这一时,且等皇帝醒了,问过他的意思,或是过几日后,我们稳住了局势,再从长计议吧!”

可万一皇上醒不过来了……崔福祥还待再说:“可是太后娘娘……”

宣武侯已打断了他:“太后娘娘,臣建议尽快、最好今日以内,便让韩征在诏狱‘畏罪自尽’的好,也省得横生枝节,未知太后娘娘意下如何?至于文武百官知道后会不会物议如沸,横竖人都已经死了,文武百官要说就尽管说去,只怕届时让他们说,他们反倒还不敢说了。”

韩征一日不死,便一日就有翻盘的机会,甚至昨夜到今日发生的种种,他真的越想越觉得背后都有韩征的影子,必须得立时结果了他,从根子上绝了后患,他才能安心!

太后对宣武侯这个谏言倒是很赞同,“崔福祥,那这事儿你也尽快安排,宣武侯说得对,只有死人才不能横生枝节!”

崔福祥见宣武侯又抢白自己出了风头,心里简直气极反笑,这个阴险狡诈的小人,大家走着瞧吧!

嘴上却是恭敬应了太后:“太后娘娘放心,奴才定会尽快安排好的。”

太后脸上这才有了几分轻松之色,只是转眼一看到隆庆帝还昏迷不醒,又轻松不起来了……

施清如靠着车壁睡了一觉,虽一路颠簸,依然睡得极熟,毕竟知道自己终于脱险了,还马上就能见到韩征,她心里一直以来都紧绷着的那根弦终于能放松了,自然整个儿身体都放松了。

等终于到了目的地时,还是小杜子接连叫了她好几声:“干娘,快醒醒,我们到了,干娘醒醒——”

施清如才醒了过来,睡眼惺忪的道:“到了么?”

小杜子点头笑道:“是,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