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 (第1/4页)

范雪瑶微笑道:“是该有这样的自信,往后这宫里来来去去的可不只是些宫女,那些高等女官、内侍都会常来常往,你要是没这这般的气势,可镇不住场面。”

画屏听了这话,眼睛都亮起来了,笑得露出一口银牙。

殿内侍立的侍女们纷纷面露喜色,这些大多都是从她美人时就伺候起的,一步步与她走过来,这几年她虽然宠冠后宫,可因为许氏压在头上,总免不了受些掣肘。她们这些侍女有人奉承也就有人使绊子。如今她位居后宫之主,她们也跟着鸡犬升天,苦尽甜来。真是喜不自胜。

等处理完这些杂事,范雪瑶便开始按照名册,召见一些外命妇进宫叙话。

先见的自然是诸皇室宗妇,王妃、郡王妃,大长公主、长公主,国夫人、郡夫人,她们都年纪很大了,自恃辈分和年纪,对范雪瑶这个新皇后不大看得上,礼数上很规矩,心里却不见得真敬她。

范雪瑶心知肚明,耐着性子过了一遍礼,表达一番官家、太后与她对宗亲的关心。她们是不是真的敬重她,她并不在乎。反正之前她都不知道她们谁是谁,而且她真正要见的,也不是她们。

这些老命妇见过,全了礼节就好。至于其他更多的,就没必要了。

这时候她才适合召见那些官员妻母的诰命。

这些,才是范雪瑶真正想要见的。

这天,范雪瑶召了一批硕人进宫。

外命妇之号有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郡主、县主、国夫人、郡夫人、淑人、硕人、令人、恭人、宜人、安人、孺人。

硕人是十四等外命妇中的第九等。她们的丈夫或者子孙,至少都是从四品侍郎之职。

能做到从四品之位,那些官员也基本人到中年了。可这些硕人之中,却有很大一部分挺年轻的。

苑中花团锦簇,桌椅星罗密布,侍女们执壶穿梭,不远处的台上歌舞弹唱着。

范雪瑶穿着一身常服,与硕人们散坐着欣赏歌舞,一面闲话家常。她宝座下手放着几张玫瑰椅,坐着几个外命妇,有的年已中旬,有的却风华正茂,鲜嫩的掐得出水来。

“这么说,你家大娘子该是要嫁人的年纪了,可有相中哪户人家?”

一名看着不足二十的命妇微垂着眼睛,那端正的模样,从骨子里透出恭谨来:“正是该相看人家的时候。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人家。”仔细看她低敛的,被脂粉遮掩的脸庞,不难看出是个杏眼桃腮的美人。

范雪瑶笑了笑:“你家大娘子,想必是个好的,定会有合适的夫婿的。”

“借娘娘吉言。”那命妇小心说道,盘得油光水滑的发髻上,一根簪头有着朵小金梅的金簪不起眼地藏在许多金花翠草之中。那是她进宫前两日才从嫣然那里接到的,让她进宫时戴在头上。她不知为什么,可嫣然吩咐了,她照做就是了。

范雪瑶目光自她发髻上金梅簪的花纹上掠过。

红、玉?

红玉,这名字她记得。

是李偲从别州妓院里买回来的。因为容貌出众,很沉得住气,又知恩图报,所以被嫣然特别培养。她大费周章为红玉安排了一个小官家的娘子出身。而这个小官,自然也是她的人脉之一。

于是,红玉得以改名换姓,从一个等待卖身的院姐儿,摇身一变成了官宦之女。没多久,就被一个丧妻的侍郎明媒正娶,迎进门做了继室。她相貌秀美,通晓琴棋,又能书会赋,很快便笼络住了丈夫的心,为她向皇帝求了一份诰命。从而踏进了皇宫,这个她从前想都不敢想的地方。

红玉心中万分感激她那位未曾谋面的主人,是主人将她救出火坑。让她从一个卑贱的妓子,变成今天这个高贵的诰命夫人。为了这份恩情,任是赴汤蹈火,她亦在所不惜。

她此时还不知道,她深深感激的人,就坐在她的上首,正含笑看着她。

**

很多命妇都想不明白,为何那么多外命妇,独有几个名不见经传,娘家夫家都不甚显赫的命妇得了新后的赏识与宠信。

新后不仅时常召她们进宫叙话,甚至还委任她们操办以她的名义建设的慈幼院等事宜。

红玉坐在梳妆台前,小心地摸着那朵不起眼的金梅花,眼中泛着湿气。

身着圆领袍的中年男子走进房来,将幞头摘下来放到桌上,走近扶住她的肩头:“怎么了,是不是在宫里受了闲气?”

红玉摇摇头,仰头冲他秀婉一笑:“圣人待妾极温和宽厚。”不动声色地将金梅花簪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