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 (第1/4页)

神淡淡的看着周围的大臣,怀疑着可疑之人。

“陛下,臣此次出关将关外异族打得一退三千里,十年之内,关外异族绝不会缓和过来,我朝和关外将不会再有战事,所以,军粮所需也没有那么大了,当今之计,是减少军粮的开支,再将往年国库中的屯粮开仓赈粮,减少灾民涌入其它地方,以免造成流民乱窜,引起恐慌。”

云洛说完扫了一眼文武大臣,见他们大多都低下了头,他心中明白,这样的办法他们也是能想到的,但是却没人去执行,开仓赈粮说是给灾民,其实还不是一级一级盘剥下来,到了灾民手中已经所剩无几了。

“恩,洛儿所言甚是,这到是个主意。”皇帝稍微垂下头好像认真思考云洛的话,然后又抬起头来转向文熙问道:“文熙不知你可有何良策?”

“既然陛下问了微臣,臣便也说一句吧。我朝粮食若是不够,不如从京中和各地大户中征集银钱,向其它国家购买粮食,听说大华国今年粮食大丰收,我朝与大华素来邦交甚厚,向他们购买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文熙不愧是生意人,这一点说在了关键之处,从贵族大户人家征收银钱,既可以减少国库开支又可以避免其他官员贪墨的情况,这样购买回来粮食还增加了国库中的粮食存储量。

这一方法比云洛方才的方法还高明一些,不过他俩的方法都不错,一个保守持重,一个开放经营,各有各的好处。

“这个方法好,文爱卿此方法更好。”皇帝高兴的赞赏了一声文熙。

“愿为陛下分忧解难。”文熙这样的方法其实还是小时候和田流苏接触得多,从她往日的行事性格及说的话中琢磨出来的,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大户人家的那些银子不都是从百姓身上盘剥而来的吗?

商定出一个可行的方案之后,就剩下执行了,派谁去执行是个问题,众人一致商议后最终决定,由云洛去垅城和洛邑赈灾,由文熙出面在京中大户人家征收银钱,并和大华国购买粮食,因为这两个方案是他俩提出的,由他们二人去执行最贴切。

云洛和文熙在来之前便早料到了此事,所以此时也只好遵命。

因他回了京城,所以决定去赈灾之后回了王府向长安王妃辞别,长安王妃得知他归来,以为他是带着田流苏和两个孩子回来的,她忙忙的派下人打扫庭院,收拾屋子,迎接他们的到来。

长安王妃自那日见了安安和乐乐,便再也放不下两个孩子了,回到王府后,心中欢喜日思夜想,整日盼着他们回来能再见一面以解相思之苦,听说云洛已经下朝向王府赶来时她亲自出门迎接,不想却只看到云洛独自一人,并不见田流苏母子三人,瞬间满心失望,闷闷不乐。

“母妃,你怎么站在门口,小心着凉。”云洛坐着轿子回来,一掀开轿帘便看到长安王妃和一众丫鬟下人立在大门口,翘首企盼的四下张望。

“洛儿,世子妃和安安乐乐呢?怎不见她们母子?”长安王妃虽然心中失望,但还是开口问了下云洛,希望他能给她一个满意的解释。

“母妃,流苏暂时不会回府。”云洛不知怎么开口和长安王妃说他们已经和离的事,虽然田流苏说和他和离是因为要风风光光的嫁给他,但他心中还是觉得不安。

“为什么?那穷山沟里有什么值得她留恋的东西?你回京她跟着好生伺候,居然自己待在那里,像什么样子?”长安王妃瞬间不高兴起来。

“母妃,她在那里还有些事,现在离开不得,阳关村发生瘟疫,多亏了她安排得当才治好了疫病,让那里的村民免于被火烧死,她现在已经被那里的村民选举为村长了。”

“什么?村长?她一个妇道人家抛头露面跑去那里当什么村长?真是岂有此理。”长安王妃听了此话觉得简直不可思议,田流苏一介女子之身,当村长整日和那些村民们接触,真是辱没了世子妃的名头。

“母妃,她当这个村长和别的有些不同,她是秦家庄天命神授的村长,所以和别人不同,皇上早就下旨秦家庄那里的一切事宜都由秦家庄庄主自己做主,朝廷不得干涉,若我们去甜水村公干,是要向陛下求得圣旨的。”

“怎么这么复杂?罢了,这些事我是不懂,那两个孩子呢?为什么不将他们带回来?我自那日回来之后便日夜想着他们,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见上一面。”

长安王妃心中对田流苏不满,但是当着云洛的面也只好什么都不说,只是提起两个孩子。

“他们二人自小跟着流苏长大,一刻也离不得她,又因为当时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