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 (第1/4页)

云洛抬眼看她,见她目光如水,有一丝乞求的神色,不由得点了点头,什么都依她,半晌慢慢腾腾的在角落里蹲了下去。

乐乐却拉着安安在庙里四处转悠,寻找先前包子摊前遇到的那个小女孩,找了一圈终于找到了,见她蜷缩在破庙的一个角落里,身边一个妇人正摸着她的头。

他高兴的跑过去蹲在她身前叫了声:“妹妹。”

那小女孩抬头见是他高兴的笑了笑,分别叫乐乐和安安:“哥哥好,姐姐好,你们也来了?”

二人点点头,见她身边的妇人手中拿着一个包子却不吃,只是抬手摸着她的头,不由得问道:“妹妹,你把包子给你娘亲吃了么?”

那小女孩摇了摇头:“你给我的那些包子我给娘亲留了一个,其余的都分给邻居们了,娘亲说我们很快就会有吃的了。”

说完那小女孩又指了指安安和乐乐向那妇人边说边比划了半天,那妇人转过头来对着两个孩子慈祥的笑了笑,向他们表示感谢。

田流苏离二人的位置不远,刚好看到了这一幕,她站起身走了过来问道:“这位大嫂,不知你们是如何沦落到这般田地的?”

那妇人看了田流苏一眼,那小女孩忙着跟她说田流苏是安安乐乐的娘亲,才恍然大悟的转头对她笑了笑缓缓开口:“妹子,听你刚才说你是外地来走亲戚的?不知亲戚是哪里的?”

田流苏一怔,这个她还真的没想好,半晌她才笑了笑尴尬的说道:“大嫂,我是从邻城洛邑来的,我们那里也是遭了灾,这次是来投奔亲戚的,我那亲戚多年不曾来往,我也是第一次来,不想还没找到她家,便听说这里也遭了灾…”

说到这里她停住了嘴,那妇人会意,心道大概是从未见过面的远亲,平日里素不往来,此次遭了灾才来投奔,不想这里也遭了灾,他们可能还没找到那亲戚吧?

她看着田流苏悠悠的开口:“听说朝廷的赈灾钦差已经在路上了,再有十天八天大概就会到这里了,到时候朝廷的赈灾粮食拨下来,我们便可以回归家园了。”

“大嫂如何得知朝廷的钦差已经来了?”

“知府大人已经发了告示,说等朝廷的赈灾粮食一下来便会将多收我们的租子全部归还的,所以我们再挨个十来八天便能得到失去的粮食了。”

“大嫂,听说知府大人是去年秋收之后便收了租子,很早便承诺等朝廷的赈灾粮食下来之后就归还租子,但是粮食一直没有下来,很多人扛不住已经离开了垅城到别处逃生去了,为什么你们还守在这里?”

“不守在这里又能如何?况且,知府大人向来公正无私,说过的话必然会做到的,我们是因为相信他才会一直等待,那些出去的人估计也会陆陆续续的回来的。”

田流苏没想到孙明玉在百姓心中居然真的口碑这么好,不由得纳闷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既然如此,那孙明玉应当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怎么会令他治下的百姓流离失所?又觉得他也太过胆大了些,居然敢谎报天灾欺上瞒下,这事若是被纠出来便是杀头大罪。

“大嫂,那你们对知府大人这样的做法就没有丝毫怨言吗?”

“怨言?知府大人那是不出世的好官,为垅城百姓做了很多好事,自从知府大人上任以来,他兴修水利,改良农作物新品种,垅城百姓年年粮食大丰收,日子越过越好,而且五年之内一跃成为天启产粮大城,今年会这样完全是因为朝廷下达的命令,而且,知府大人也明确贴了告示说等朝廷的赈灾粮食下来就将多收的租子退还给百姓,是朝廷不讲信用,迟迟不肯拨下来赈灾粮食,岂能怨知府大人?”

那妇人本来饿得有气无力,此时听到田流苏这么问,瞬间有如小宇宙爆发一般倒豆子似的语速极快的说出这么一番话,周围的百姓们听到二人的对话也渐渐的围过来,纷纷附和那妇人的话,证明那妇人说的不错。

“哦,原来如此啊。”

这下田流苏没法再问下去了,看来孙明玉在垅城的势力很大,而且口碑很好,这样的人要么就是实实在在为百姓做好事的大青天,要么就是沽名钓誉的大奸大恶之人,单看他在百姓中的威望,看来他还是做了些实事的。

若是这样的话,要动他还真的不容易,她和云洛微服私访看来是访对了,她心中思忖这个孙明玉还真不是简单的人呢,能将一城治理到如此地步也不是常人能为的了,而且他的驭下能力也非常人所能及,能让百姓如此爱戴可见他平日里的思想工作做得也是十分到位的。

锦上添花易,雪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