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 (第1/4页)

卞海涛站在门口,手里夹着一支烟卷,冷笑地看他,“程队什么学历?进大学课堂不怕没底气吗?”

程如山淡淡道:“放轻松,没让你去给大学生们讲大文大理。还是卞副处连军事业务都没学好,一点底气也没?”

卞海涛被他堵得气结,轻哼,抽了一口烟。

程如山从他身边侧身过去,“卞副处居然没复习参加高考?”

说完他抬脚就走了。

卞海涛气得咯吱把嘴里的烟卷直接咬碎了。考大学无非也是为了奔前程,他们这些有不错职务人,是不会再专门花时间复习高考的,没那个精力也没那个学习的动力,一般都是靠进修提升。他早几年去首都读过工农兵大学,回来升的职。

但是他做过高考题,结果很惨,绝对考不上。

这事儿他可没跟人说过,可听程如山这意思,分明就是知道。

该死的!

姜琳竟然考上省大已经够让他难受的,在他的印象里姜琳学习根本不好,考个中专的水平,结果考上省大,怎么都觉得不可思议。所以当时他特意用点手段,把她的通知书拿去做个记号扣押两天。他甚至还把她高考的试卷从学校拿走,就锁在他的文件柜里。第一届大学生的分数不公布,试卷也不会保存太久,最后终究要处理掉,他拿走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每当他看那卷子,就一遍遍残忍地提醒他,姜琳今非昔比,也许是当年他伤她太深,也许是对他的恨让她奋发上进。

反正就是不肯承认,姜琳因为离开他才变得更优秀。

他一遍遍跟孟依依确认,他和姜琳未来有没有交集,得知他们的未来都偏离了最初的轨道。原本姜琳离开程如山给他做了情妇,还为他生过一个孩子。而他抛弃匡国美娶了方澄霞,后来下场不好,直到被程如山打死,姜琳被程如山丢进监狱。

好在有孟依依指点,未来已经改变,他并没有娶方澄霞。就算有程如山这个碍眼的,他也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但是这也让卞海涛有些神经质,总觉得姜琳和程如山是不是也能看到未来?为什么他们俩的人生轨迹也改变了?他们又没有得到孟依依的指点!

不知不觉中,他的心理就越来越失衡。

程如山完全不知道他那么复杂的心理活动,开完会去运输处,等忙完差不多晚饭时间,他收拾一下回家。

一进门,他就听见院子里一片欢声笑语。

姜琳在教文生唱歌,“文生,这是歌曲,不是戏曲,不用唱戏那样,你跟我唱。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唉~~”

文生学唱戏很快,听几遍就差不多,让他唱歌却总是不由自主地就当戏唱。其实他一开始也不这样的,那时候唱戏只是爱好,偶尔唱唱,并不受影响,能和大宝小宝一起唱儿歌呢。

后来进了剧团,每天吊嗓子、唱戏,太过入迷导致他现在只要唱歌就是唱戏的调调。

他能把所有的歌曲,都用戏曲的调子长出来,还很好听。

但是唱戏累啊,而且受众也小,说实话普通人还是更喜欢听通俗歌曲。

姜琳也喜欢啊,文生嗓音那么好听,她好想听他唱歌啊。

听着文生把阿里山的姑娘唱成戏曲,姜琳几个笑得不能自已。

大宝:“来,听我唱。”

小宝:“我也会了。”

小哥俩才9岁,声音依然清脆悦耳,唱起歌来带着特有的感觉。

姜琳又教他们唱《雪绒花》,看到程如山从外面进来,姜琳欢喜道:“山哥,文生被大导演选中唱电影插曲,厉害吧。”

文g结束,文艺文化事业开始复苏,不只是文学作品,电影艺术也有进步。现在响应政府文化部门的要求,拍一些反思前十年,注重眼下发展变化,以及紧抓计划生育等题材的片子。

请文生演唱插曲的这部片子叫《甜蜜家庭》,说的是重男轻女的曹大婶,为了生儿子各种闹腾,后来让女儿女婿落户家里给老两口养老送终,曹大婶终于响应计划生育去结扎的故事。

虽然在姜琳看来很单薄的故事,但是比起样板戏至少更加生活化,讲的是小老百姓的故事,市民们更爱看。

插曲的名字是儿女都是手中宝,非常符合当下主流宣传意义,但是调子很好听。

程如山揽着她的腰,朝文生道:“给我们唱唱。”

文生揪着自己的耳朵,有点低落,“……我还没学会。”他看看姜琳和闫润芝几个,委委屈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