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 (第1/4页)

这话也只有陛下能说得出口了,贺盾被闷在他怀里,面红耳赤,生怕他再说出些不合身份的话来,忙道“阿摩,快睡罢。”

杨广乐出了声,搂着怀里的人闭上眼睛,年岁越长,这般抱着她睡就是折磨的自己,抱上一会儿心猿意马不说,身体还会滚烫发热,又舍不得撒手,只好冰火两重天硬生生受了这美人恩。

第83章 也算迈出一小步

杨广调任雍州牧,内史令,九月着领两万大军到达长江下游广陵,与陈朝国都建康遥遥相望。

恰逢是南方收割粮食的季节,隋军长江北岸屯驻大军,声威赫赫。

对岸的陈将紧张戒备,只得下令让田间忙于收割的士兵百姓们放下手里的活计,集结备战。

杨广只派兵小战骚扰,南方粮草多置于茅屋之上晾晒,隋军派人逐处焚烧,搅和得陈朝驻军大为火光,以牙还牙,时不时也派军渡河偷袭,乔装潜入,多以烧毁随军的船只粮草为主。

杨广不以为意,任旧练兵威吓他们,待江南各处落了三五次倾盆大雨,斥候来报陈朝谷子来不及收割,许多烂在地里成了废粮,隋军这才消停下来。

杨玄感与杨广自江边回了营帐,掀帘进了营帐便大笑道,“高仆射出了个好主意,我看陈朝被折腾得人仰马翻,今次的春耕也耕不成了,他江南余粮再多,也经不住折腾几回的。”

杨广点头,南船北马,陈朝拒守长江天堑,大隋是马上打江山,并不擅长水上作战,北齐、北周多年以来,出兵陈朝多是铩羽而归,这些年朝中武将频频上请平陈,父亲却慎之又慎,并不轻易扰动与陈朝交好的关系。

父亲北定突厥、肃清内外,大隋确实有了平陈之力后,这才将集中精力商讨此事。

此前父亲一再拒绝陈将归降,遣送使臣出使陈朝,特意嘱咐使臣谦恭有礼勿以言辞相折,勒令沿江将士坚守拒敌,不得主动出击,诸如此类的言行经年累月,陈后主越发轻慢骄纵,狂妄自大,沉迷声色大军压境全然不自知,和父亲的这些政举是分不开的。

四年前父亲便任命元寿前往淮浦监修船舰,四年时间的韬光养晦,周详谋划成果卓著,给陈朝织造了一张天罗地网,拿下陈叔宝和建康,只欠合适的时机了。

杨广十分清楚父亲想要一统天下的宏愿和意图,越是如此,越让他心惊佩服。

大隋兵马强壮,陈朝昏君当道,若换成是他,只怕早已大军压境,挥军南下直取建康了。

耐心,对比起父亲,他还是太着急了,缺乏足够的耐心。

这段时日潜入陈朝的探子一波跟着一波,杨广又拜访请教了一些南朝详将王颁、周法尚等人,探清楚陈朝的情况,事实并不像他想的这么简单。

江南富庶,兵马强壮,朝中也不乏贤臣良将,并且江南人文华底蕴强,街边姬子,三岁小儿,多有识文断字,时人多读书,人才济济,再加上粮仓丰满,若非昏君当道,平陈一事,只怕还得掂量一二。

陈叔宝醉生梦死,仗着长江天堑有恃无恐,骄纵轻慢,放心吃喝玩乐诗酒江山。

父亲这一举,可谓对症下药也。

杨广想清楚了这些,这几月来因着实权被架空,不得有所作为生的郁气都散了不少,在上首坐下来,朝杨玄感吩咐道,“听贺若弼的安排,玄感你带几队人马,在江边上轮番打猎,继续麻痹陈军。”

杨玄感听令行事,杨广又吩咐旁边候着的张默言道,“与陈朝人做生意,卖掉老马,从他们那大量购买船只。”

张默言行礼,踌躇问,“陈国人奸诈精明,定不会与我们诚心做生意,我们给真金白银么?”

杨广点头,“给,照贺将军的意思办,给了破船也接着买便是。”陈军定会以为他们大隋军将在马上待惯了,并不擅长造船水战,时间日久,戒心和警惕心自然会放下来,他此次的任务,是在隋军五十万将士调度安排好之前,继续麻痹陈后主,静候天听。

全盘计谋都是父亲与诸臣商议好的,再加上韩擒虎和贺若弼两员猛将在侧,他一个挂名的内史令,实在没什么可建功立业的地方。

杨广深吸了口气,对着舆图仔细在心中勾勒战略战策,从粗至细有了周全的一整套,再拿过父亲给的锦囊密信翻看了,两相比较确实无多大差别,心里这才舒坦些。

平陈之事事关国家安危,父亲不放心交给他,也是情理之中。

萧摩柯、任忠、鲁广达、陈叔慎等等陈朝良将,三五月的时间,他对这些陈将的性情本事特点特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