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 (第1/4页)

“此话怎讲?”

“这样,你就可以专心的陪我看日出日落,花开花谢,春来冬去。”

沈望弯唇笑了,眸底的失落已经消失不见。

两人又聊了好一会儿,沈望有些好奇的问她,“夏儿,你就不问问我这几天都在忙什么?”

孟夏摇摇头,“不问,我对朝堂中事不关心,也不感兴趣。”

她无心江湖,更无心朝堂,如果没有遇到这么多的事情,她只想安安静静,平平淡淡的生活。

隔壁房里,沈守业和孟晨曦搬出棋盘,两人面对面的坐在一起下棋,“业哥哥,你用白棋,我用黑棋,好不好?”

沈守业点点头。

两人就执棋,开始布局,无声对战。

沈守业的脸色从刚开始的轻松和开心,慢慢的变成了冷凝,他睨着棋盘上的局面,脑海里却是回响着那天他不小心听到两位太傅的对话。

钱太傅和吕太傅是先帝还是太子时的少傅,后来先帝登基,他们就升至太傅。沈守业还是太子时,也是由他们授课亲教,现在沈守业虽贵一国之君,但年纪尚小,钱吕两位太傅每日还是要为他授课。

因为他现在开始处理政事,所以,学习的时间不定,那天他去找钱吕两位太傅,可没有想到他听到了这么一席话。

两位太傅正在下棋,下到最后,吕太傅突然感悟:“当年太子之位,我们都认为是文武双全的睿王,谁知睿王没有那个心,这才有了先帝。现在,听说摄政王之子年仅四年,便赢了玉长坤。那玉长坤可是大晋四大才子,而且以棋技为其长,他输了,那不也说明摄政王之子棋技大晋第一吗?”

钱太傅捋着花白的胡子,也点头附合,“的确啊,这真是虎父无犬子。”

接着两位太傅说了什么,沈守业已经听不见了,他转身就面若冰霜的回长秋殿了。

这朝中之人,不仅看不起他是一个小孩子,还看不起他父皇。他们心里一定还在想,若是当年睿王成了太子,或许如今的局面就大不相同了。

也是从那天开始,沈守业对沈望有一个无形的心结。

他甚至无数次的想过,他和孟晨曦在沈望的心目中,一定是孟晨曦重要一点。

“业哥哥,你赢了。”孟晨曦落下了最后一颗棋子,看着棋盘上的局面,一脸笑意的看着沈守业。

谁料却看见沈守业的脸色又黑又冷,他一怔,心想,这是怎么了?

哗啦一声,沈守业已把棋盘端起扔在地上,棋子洒了一地。他冷冷的看着孟晨曦,低声的吼道:“你这么让我,心里一定是在笑我傻吧?”

呃?

孟晨曦被他吓了一大跳,愣愣的看着他,嘴里低低的道:“业哥哥,我没有!”

沈守业却是不听,转身就出去了。

沈望和孟夏闻声赶来,两人在房门口遇到了沈守业,沈守业什么也没有说,直接就跑走了。孟夏推了推沈望,“你去看看。”

两个人感情不是挺好的吗?怎么突然就闹起来了?

沈望点点头,随即就追了出来。

孟夏进了房间,看着孟晨曦跪在地上拾棋子,小小人儿弯着腰,显得小身板更是单薄,那样子看着是那么的令人心疼。

“晨曦,这是怎么了?”

上前蹲下身子和他一起拾棋子,孟夏看着他问道。

孟晨曦没有抬头,头一直那么低头,似乎是怕孟夏看到他泛红的眼睛,难过的样子。他怕自己一出声就暴露情绪,便只是轻轻摇头。

孟夏没有再追问,静静的和他一起拾棋子。

这个时候,让孩子冷静冷静,等到孩子想说的时候,他自然就会说了。

母子二人谁也没说话,孟夏拾完最后一颗棋子时,她伸手揉揉孟晨曦的脑袋,道:“我去厨房看看,今天你爹在家里,我想给他做打卤面吃,你要不要也来一碗?”

孟晨曦点点头。

孟夏起身,出了房门。

孟晨曦蹲在那里,良久才起身拍拍身上的灰,他怔怔的看着门外,有些意外娘亲并没有追问是怎么回事?他想了想,觉得娘亲尽管不问,应该也是担心的,于是,他就追去厨房找孟夏。

那边,沈望一下子就追到沈守业了,他没有问他什么,而是让沈守业跟他一起去后山。

叔侄二人走在山间小路上,路面上铺满了金黄色的杏银叶,两人踩在上面发出叽叽的声音,却出奇的让人慢慢的放轻松下来。

沈守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