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部分 (第1/4页)

“张氏杀过人?谁?不会是咱们村的吧?以后离她远点儿,免得哪天被害了都不知道。”

“我想起来了,我那时候跟余海的娘关系很好,她生病的时候我经常去看她。本来她的病都已经好转了,大夫说再吃几副药养着就行了。结果,这张氏一来,余海娘的病就越来越重,没多久就病故了……你说,会不会是这张氏做了手脚?”

“不会吧?余海娘不是张氏的表姐吗?在她走投无路的时候收留了她,张氏不会这么白眼狼,转眼把人给害了吧?她图的什么?”

“哎呦呦!还能图什么?当时的老余头腰没弓背没驼,长得跟大海有七分相似,又是捕鱼的好手。她一个死了男人还带着个拖油瓶的寡妇,后来成为余海的后娘……你说她图什么?”

“这么一说,这张氏不但心黑,而且是个白眼狼,恩将仇报把表姐给害死了,自己顶替上去!真是个不要脸的,没有男人会死啊!!”

……

本来张氏只晕过去一小会儿,听到人群中的议论,吓得一动不敢动,躺在地上装死。还是余波得到消息,和余大山一起把装晕的张氏给抬了回去,要不然在深秋地上躺时间长了,非冻出个好歹不可。

即便这样,张氏当天夜里就发起了高烧,从镇上请了大夫,吃了好些天药仍然时好时坏。村里人都传,说是余海娘晚上来找张氏报仇来了。还有人说,她坏事做尽,报应到小儿子身上,所以才老考不中!

余波受不了一出门被人指指点点,没等张氏痊愈,便收拾行李去了府城的学堂。他要头悬梁锥刺股,两年之后一雪今日之耻!

又过了几日,阳郡王从京中回来,听说了小石头考中秀才的好消息,便提议在珍馐楼给小家伙庆祝一番,并且暗示余小草该兑现“佛跳墙”的约定了。

此时正值深秋,府城的生意已经上了轨道,庄子的冬小麦长势良好,小草正好能清闲些日子。朱俊阳这几天时不时在她耳边提“佛跳墙”。唐古又临海,食材相对好找些,余小草便尝试弄起了这道繁琐而有名的菜肴来。

当然,佛跳墙里面的珍贵食材,诸如鱼翅、鲍鱼、海参、鲨鱼皮之类的,都由阳郡王来准备。这些食材,靖王府不缺,光宫里赏赐的顶级山珍海味,库房里还有不少呢。

佛跳墙菜的原料有18种之多:海参、鲍鱼、鱼翅、干贝、鱼唇(鲨鱼皮)、花胶、蛏子、火腿、猪肚、羊肘、蹄尖、蹄筋、鸡脯、鸭脯、鸡肫、鸭肫、冬菇、冬笋等等。

烹调工艺也非常繁复:先把18种原料分别采用煎、炒、烹、炸多种方法,炮制成具有它本身特色的各种菜式,然后一层一层地码放在一只大绍兴酒坛子里,注入适量的上汤和绍兴酒,使汤、酒、菜充分融合,再把坛口用荷叶密封起来盖严,放在火上加热。

用火也十分讲究,需选用木质实沉又不冒烟的白炭,先在武火上烧沸,后在文火上慢慢煨炖五六个小时,这才大功告成。

第三百六十章 佛闻弃弹跳墙来

佛跳墙做法非常繁复,而余小草以前对此只限于纸上谈兵。准备好了十份佛跳墙的原材料,余小草在家中一次又一次地试验起来。前面几次,不是原材料配比有问题,就是调料放得不够恰当,味道上总觉得不够尽善尽美。

不过,即使是失败的佛跳墙,也都是顶级山珍海味做成的,余小草烹饪技巧又过硬,对余家人来说味道已经很鲜美了。所以,在阳郡王准备替小石头庆祝的日子到来之前,余家老宅上空总是飘散着浓郁诱人的香味,把隔壁钱、周两家人馋得口水直流,钱武那小子总忍不住往余家老宅门前凑,想看看小草又折腾什么好吃的了。

余小草一边尝试,一边拿着小本本和炭笔写写画画,哪种食材的烹制手法有问题,如何解决都写在小本本上。要是哪种食材她找到了最佳烹制手法,也会立刻记下来……

经过多次尝试,终于在失败了八次之后,在第九次尝试中,她找到了最佳配比和烹饪手法,烹制出了香飘十里,令闻者止步尝者沉醉的“佛跳墙”!

每次余小草尝试制作佛跳墙,朱俊阳都会亲自到访品鉴,给她提了不少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吃货的嘴巴总能挑出一些细节来。不过,每次实验的失败品,这货也吃了不少。即便是失败品,那味道也不是一般菜肴能够比得上的。

这坛佛跳墙,刚一做好,那香味就不是前面几坛能比的,就连阳郡王这样自诩啥美味没吃过的潜在吃货,也深深为之沉醉,差点迷失在那浓郁的鲜香中。

坛盖揭开后,满院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