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1/4页)

“错了?错在哪儿了?”山长并不肯放过她们,继续质问。

四位先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资历最深的那位上前一步,回答山长的质问。

“禀山长,今年,蔡家共有四位表小姐入读。”

双梅书院的卷子等级仿照科考,上等为三甲,因是女子学堂,故而放宽至五甲,所以上等卷只有五个名额,蔡家四位表小姐就已经占去了四个名额了。

“还有一个给了谁?”山长面色沉静地问道。

“不知,但这一人确有才华,我等四人,共推她为魁首。”先生长长地一揖。

山长翻了翻手边的五份上等卷,挑出了其中一份:“是这一份吗?这一份的确算得上是佳卷。”

先生看了一眼:“是,就是这一份。”

山长又扫了其余四份:“这就是四位表小姐的卷子?”

“是。”

蔡家小姐是直接入读书院的,表小姐则需要考试,不过因为是亲戚,表小姐都会事先得到考题,有了这样的照顾,表小姐也可以算是直接入读了。

山长看着四份卷子:“答的倒是中规中矩,只是。。。。。。”只是什么,山长没说,只是她的眼神却一向飘向那份被评为中等的卷子。

资历最深的先生是四人中最了解山长的人,她知道山长说的只是,指的到底是什么,山长喜书,字写的好的,自然更入她的眼,而这四位表小姐的字,也实在是太中规中矩了,一点儿也不出彩,只能算是字体端正,与那一份卷子的字一比,自然是不得山长欢心。

“山长,这不过是入学考试,又定不了她们的一辈子,表小姐们的字虽不好,但她们到底还小,入得书院后,只要勤学苦练,字必是能进益不少的。”先生劝解道。

山长轻叹一声,她不能凭着一己喜好而违了蔡家的安排,所以此事无法更改,名次只能就这么定下来了。

两日后,双梅书院张榜,二十名考生全部通过。

张氏抓着宋知夏的手喜得恨不能跳一跳,她极力地克制着喜悦,对宋知夏一遍遍的说:“夏儿,你一定要好好学,好好争气,一定要争气啊。”

宋知夏只能一遍遍的答应,母亲果然还是如记忆中的那般激动模样,说的话也没有什么变化。

不过,宋知夏又瞄了一眼自己的名次,这次自己竟然得了第六名。

红榜上不仅公布了通过的考生们的姓名,还公布了入学的日子,就在春节过后,正月十七。

上了榜的考生们,可以欢欢喜喜过个好年了。

封州廊州的冬天并不寒冷,从不曾下过雪,只是下雨,在最冷的年份里,也不过是下过一两场冻雨而已,封州的雨还多些,廊州则比较干旱,最北处的沿海地带,更是沙砾比土壤多,风一吹,扬起的都是沙土。

因为不寒冷,所以冬日里人们并不会窝在家里,在天气晴好时,甚至还会结伴到郊外走走。

因着在入学考试时结下的交情,顾婵自觉与宋知夏亲近了不少,加之她与宋知夏都通过了考试,日后便是同窗了,情谊必定会越发亲厚,所以顾婵给宋知夏递了帖子,邀她一同出游,去郊外的田庄里看看冬日景致。

宋知夏接到帖子,看到上面只写了顾婵和顾妍两个名字,心情顿时转好,她才不愿意见到顾姝呢。

到得出游那日,顾府里,顾婵正帮着顾妍搭配衣裳佩饰,顾姝过来了。

“你们在做什么呢?打扮得这么鲜艳,是要出门吗?”顾姝笑着坐下,打量着顾婵顾妍。

顾婵笑盈盈地回道:“是啊,这两日天气晴好,我们打算去郊外的田庄里转转。”顾婵没说与宋知夏有约,她才不想让顾姝跟着去呢。

顾妍在府里也住了大半个月,知道这两姐妹的关系并不是很亲密,在那四场考试里顾婵照顾了她许多次,而且她日后还会与顾婵做几年的同窗,情谊自然比顾姝强,所以她只是笑着并不应声,顾婵怎么说便是怎么样,她只保持沉默。

顾姝一听是去田庄便没意思了:“田庄有什么好去的,风向稍有不对,便能闻到一股臭味,只能躲在屋子里,还得关紧门窗,不然不仅会有臭味飘来,还会有虫子跟着飞进来,与其躲在田庄的屋子里,还不如就在家里待着。”顾姝一点儿也不喜欢去田庄,整治的再好,还不一样是个村。

顾婵依旧笑着,手上不停,继续帮着顾妍挑拣佩饰:“我就喜欢看着田庄里的人干活,打年糕啊,做腊肉啊,逮田鼠啊,整田垄啊,修农具啊,多有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