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 (第1/4页)

宋知夏接话:“若是皇上起了疑心,再有人从中挑拔几句,只怕廊军很快就会另有主将了。”

宋力刚沉默不语。

宋知夏继续说道:“父亲,若是皇上对您起了疑心,又有人想要分你的军权,那么接下来就会有针对您的事情了,以女儿之见,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找出您在军务中的错处,然后抓住此事,拼命的攻击您。”

宋力刚点了点头,依旧不语。

宋知夏不以为意,继续点醒父亲:“既然想要针对父亲您,那么肯定是要从方方面面下手的,最起码是要派出人马监视您,探知您的一举一动的吧,父亲,结合这些合理推测,女儿之前所说的,怀疑父亲身边有内奸、有探子的事,父亲您依旧还是不信吗?”

宋力刚的脸黑的都能滴下水来。

此时他担忧的已经不仅仅是内奸的事了,更多的是担忧皇上的疑心,帝王的疑心最是可怕,如果皇上真的对他起了疑心,那他上报安州谋反势力的事,皇上不会相信他是忠心为君,反而会怀疑他这是在越权,为什么安州有潜流,安州府没发现,安州州军没发现,反而是远在封州的他发现了?这不是太不寻常了吗?若他上报了,他才是在自寻死路了。

第137章 再赴安州

春和景明,草长莺飞,明媚的三月到来了。

明石夫人的寿辰,三月十七,近在眼前了。

武宁伯府的车队再次浩浩荡荡的出发了,这一回前往安州贺寿的,除了书兰先生和宋知夏外,还多了一个张氏。

张氏是专程前往安州拜访明石夫人的,因为是后宅女眷间的来往,张氏为此精心准备了一大车的礼物,用来送予明石夫人以及于府各房夫人和众位小姐的,这些礼物都分别装好了,装在精美的盒子里,一个盒子撂着一个盒子的,也满满当当的装了一大车。

一路顺遂的走了十天,武宁伯府的车队终于进入了安州城,来到了于府大门前。

宋知夏在于府住了一个月,前两个月才刚刚离开,于府的门房对于武宁伯府的徽记还记得清清楚楚的,一看到车队上打出的牙旗就明白了来客是谁,立马就派了人入府禀报,同时麻溜的开了边门,将马车迎进了轿厢厅。

马车缓缓的驶进了轿厢厅,宋知夏先下了车,再一一将书兰先生和张氏扶了下来。

这边门房已经叫人抬了三架肩舆过来了,请三人上了肩舆,前往后院。

肩舆在通幽小径上穿行,恍似行于画卷之中,张氏被于府这不同寻常的建府规制所吸引,目光流连在这沿途的明媚春光中,心中不禁暗叹,不愧是书道大家,大隐于市,旷达山林,不流于俗。

三人进得主院时,明石夫人已经派了大丫鬟在院门口候着了。

见了这一路上于府下人的殷勤服侍,张氏下肩舆时忍不住轻声对女儿说:“明石夫人果然看重于你。”话语中有一股忍不住的骄傲之气。

宋知夏抿唇一笑,扶着张氏往里头走去。

张氏是第一次进于府,也是第一次见到名声在外的明石夫人,当她步入厅门,抬眼看向端坐于上位的明石夫人时,恍惚间,好似看到了自家夫君的影子,再一定神细瞧,那分明是位老夫人。

不愧是当世奇女子,百闻不如一见,果然有豪杰英雄之相。

“这位是?”明石夫人端详着张氏,觉得她的样貌与宋知夏有几分相似。

书兰先生打趣道:“师母不如猜猜,猜猜这位夫人到底是二娘的母亲,又或是姐姐?”

明石夫人笑着猜道:“是母亲吧?瞧着可真年轻。”

张氏被夸的脸红了三分。

宋知夏行礼回道:“师祖母慧眼如炬,这位确是徒孙的母亲。”

明石夫人热情地招呼张氏,“宋夫人,这一路行来累了吧?快,快坐下歇歇吧。”

张氏拘谨着行礼:“拜见老夫人。”

明石夫人很是喜欢宋知夏,爱屋及巫,对于宋知夏的母亲张氏,她也是心中喜欢的,对张氏很是和颜悦色。

明石夫人的热情几乎令张氏受宠若惊,她心中忐忑地呈上了礼单,上面有给明石夫人的寿礼,也有给各房夫人和众位小姐的见面礼,虽说张氏备礼周全,但明石夫人对她如此热情如此客气,她又有些担心礼物送轻了,配不上明石夫人对她的好意。

明石夫人完全不在意礼物,呈上的礼单她只扫了一眼,见上面有给儿媳孙媳和孙女们的礼物,便吩咐丫鬟们去请她们过来,与张氏一同说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