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 (第1/4页)

宋知夏规规矩矩地行了礼,跪在殿中:“臣女宋氏拜见皇后,皇后千秋万福。”

皇后矜持地略略颔首:“是个乖巧知礼的孩子,平身吧。”

“谢皇后。”宋知夏再一拜才起身。

皇后上下打量着宋知夏的身高和身形:“长得这么高,你可真是十一岁?”身高是足够高了,但身形还未曾发育,真是奇怪啊。

“回皇后,臣女确是十一岁。”宋知夏回道。

皇后笑着打趣:“还未到金钗之年便长得这般高了,不知到了及茾之时,你会不会长成宫中第一高女。”

宋知夏陪着笑了笑。

皇后笑完翻起了桌上的册子:“你是皇上特地下了恩旨召进承文院的,自然与别的求着恩典的人不同,皇上看重你,想留你在宫中居住,以便就近照拂,所以本宫打算把你指给公主作伴读,不过若是你有交好的宗亲贵女,也可与本宫说说,本宫会尽量如你所愿的。”

宋知夏赶紧回话:“臣女久在封州偏僻之地,不曾与宗亲贵女相识。”不提宋知夏本来就没有交好的宗亲贵女,就算有也不会说,因为皇上召她入宫是作为质子,质子怎么可以自己选择去处呢,那是没有自知之明。

皇后点点头:“既然没有,那本宫就将你留在宫中了。按说,伴读的年龄最好比公主大一两岁,大一些的孩子,懂事,能规劝,又大不太多,能与公主玩到一处去,但如今宫中的公主们,不是到了待嫁的年纪,忙着学习掌府之道,便是太过年幼,尚未进承文院,与你相衬的倒是没有。”

宋知夏赶紧跪下:“是臣女年纪不合适,与公主们不相配。”

皇后虚虚一扶:“你也太谨慎了,本宫不过是闲说一句,你快起来吧。”

宋知夏谢了恩后再次起身。

皇后又翻了翻册子:“这样吧,本宫把你指给楚婕妤的十四公主,十四公主今年虽然才九岁,但行事稳重,又懂事知礼,像个小大人似的,应该能与你相处和睦。”

宋知夏再次跪谢:“谢皇后恩典。”

宋知夏就这么成了十四公主的伴读,又或者说,伴玩。

承文院虽然是皇子公主的进学之所,但也不是没有限制的,皇子八岁入承文院,公主十岁入承文院,在入承文院之前,皇子公主要先在宫中的讲习所学完启蒙和小初的课程,通过严格的考试后,才能进入承文院进学,承文院教的是通识、博闻、辩经、明义这四个阶段的学问,当然了,作为外嫁的公主不必学到辩经和明义这两个精深阶段,但是通识和博闻还是必须要过的。

宋知夏虽然是被皇上特许召入承文院的,但是晚一两年进学也不算违矩,皇后将她指给十四公主是合乎常例的,等到明年十四公主进学了,宋知夏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跟着十四公主一块进入承文院了。

宋知夏早已学到了通识的阶段,跟着十四公主到讲习所重新学习小初课程,自然算是陪玩的,刻薄一点,甚至可以说是浪费光阴,因为宋知夏跟着书兰先生学习师门传承,每年再到明石先生身边接受一段长时间的专门教导,这种专人专门的精英教导对于宋知夏在学问上的帮助才是巨大,再加上明石先生和明石夫人的有意帮扶、人脉贡献和前途铺路,宋知夏的面前几乎是条康庄大道,而如今宋知夏入了宫,相较于之前的一片坦途,自然算是白白浪费光阴了。

对于这样的变动,宋知夏的心情是十分郁闷的。

第151章 受辱

楚婕妤并不是一个受宠的妃嫔,在宫中众多妃嫔中属于皇上并不太会记起她,但是见到她时也会与她说说话,偶尔也会去她宫中过一夜的普通妃嫔,因为楚婕妤并不是很受宠,所以十四公主的地位也只是平平中等而已。

十四公主是个沉默内敛的性子,她知道宋知夏被指给她后,她就认认真真的当起了合格的主子,走到哪里都带着宋知夏,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也会提前告知于她,尽量避免让宋知夏因无知而受罚,但这种仔细并不是因为十四公主是个多体贴的人,而是因为宋知夏作为伴读若是因为无知而犯了错,她身为主子也会因管教无方而受罚,这是十四公主的谨慎。

宋知夏还不适应成为“人下人”,还在努力磨合中,但心情还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抑郁。

这一日天气凉爽,从讲习所散学后,十四公主起了散步的兴致,特意绕了远路回宫中,宋知夏跟在后头,拎着自己和十四公主的书袋,边走边欣赏着一路的风光。

十四公主之所以绕远路就是要从御花园穿径而过,御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