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 (第1/4页)

“宋贼已失心智,讨逆必定一攻即成。”

“天下承平,民心所向,宋贼为一己之私,挑起天下战火,民心共弃。”

“上天必定护祐我大夏。”

夏帝听后,憋闷的心情终于舒缓了一点:“好,你等立即起草讨逆檄文,尽速传檄天下,共讨逆贼。”

四大卿退出承平殿,前往文英院起草讨逆檄文。

按照惯例,文章是一人写一份,然后挑出最好的进行共同加工,当然,文章的署名排名,原作者是排在第一位的。

蔡衷心情复杂的提笔写檄文。

唉,要是自己的檄文写的太好,被挑出来传播天下,岂不是给家里招惹麻烦,唉,还是随便写写吧,呃,也不行,太差了反而更加显眼,还是写个一般中上的吧。

经过一日一夜的写作、挑选、琢磨、润色,讨逆檄文获得夏帝首肯,次日便传播天下了。

庭叔在八甲战士的护卫下回到了成州,成州如今是宋家军的大本营,宋力刚宋勇毅宋知夏都在这里,宋家军主力在这里,而且好几个高门大族的家主也在这里,包括蔡老家主。

庭叔带回了蔡衷的回信,以及讨逆檄文。

宋家军军营,主帐内,宋力刚、宋勇毅、宋知夏,三人对坐。

宋力刚把讨逆檄文的手抄本递给宋勇毅,宋勇毅看完后再传给宋知夏。

“你们说,什么时候发起新攻势?”宋力刚虽说是在问两人,但眼神却总是往女儿那边看。

宋勇毅也下意识地看向宋知夏。

宋知夏笑了:“当然是越快越好了,在夏帝的兵力未曾完全集结起来之前,迅速攻破,一路挺进京城,京城一破,夏朝便覆灭了。”

“如果不管其它州,只管这一条直线上的三个州,兵马驻守还是够的。”宋力刚看着地图,从成州往京城的这条直线上只有三个州,以八甲人的战力,一路挺进,攻破京城,一点儿也没有压力,“唉,还是兵马不足啊。”

宋力刚看向儿子:“阿毅,整编好的四方军,可能堪用?”四方军是除封军廊军之外,其它八州的州军混编而成。

“驻守三州应该无碍。”宋勇毅保守地说道,毕竟刚整编成军,攻打州城四方军不一定能齐心共进,但是攻打州城周边的小县小镇,并驻守镇压,应该是没问题的,就算有什么意外,比如假意顺从宋家,借机投奔旧朝廷,这点损失,宋家军也损失的起。

宋力刚嗯了一声,看向女儿:“夏儿,你与康加头目说一声,明日清晨便发起攻城,目标云州。”

成州北面就是云州。

“不,先攻打安州。”宋知夏反对。

“安州?”宋勇毅惊讶,“为什么先打安州?”

宋力刚也皱眉。

宋知夏撇了他一眼:“我的师祖一家可是在安州。”

宋勇毅这才想起小妹的师门:“呃,我把明石先生给忘了。”

宋知夏见父亲仍在皱眉:“父亲不想攻打安州?”

“安州,是魏国公府的根基之地啊。”在宋力刚心中,最崇拜的人就是魏国公,他并不想与魏国公正面对上。

“父亲,您既要开创新朝,那么与魏国公,就注定是敌对的,势必要战一场。”宋知夏提醒父亲。

宋力刚叹了一声:“我实不想与魏国公刀兵相向啊。”

宋勇毅想劝解父亲,宋知夏却笑了:“父亲,就算您不想开创新朝,与魏国公,也是必有一战的。”

宋力刚和宋勇毅都以为宋知夏说的是先前夏帝对宋力刚起疑心,召宋力刚进京一事,若是宋力刚不肯进京,夏帝派兵剿灭,将领的人选可能会选中魏国公府一系。

宋知夏却给了一个他们完全想不到的理由:“魏国公早有反意,已经暗中谋划几年了,就算夏帝不疑心父亲,父亲仍执掌封军,魏国公一旦起兵,父亲照样要与魏国公战一场。”

“不可能。”宋力刚不相信。

宋勇毅也一脸震惊。

宋知夏向父亲说起先前她在安州的发现:“父亲,能在安州境内悄无声息地拉起一支私军,除了王家外,谁家还能有这等遮天能耐?父亲别忘了,王家本就是乡豪,魏国公王进就是领着王家的部曲助先皇开创夏朝的,领兵打战,本就是王家的本领所在。”

宋知夏透露的消息不啻于一个平地惊雷,更是九天惊雷,把宋力刚和宋勇毅劈的震惊当场,脑中空空。

“所以,安州是攻打的首要之城,不仅仅是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