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 (第1/4页)

接着他特意奉上了太子宠幸薛宝钗后的落红巾道:「薛氏不过是南三所处的宫女,算不得太孙的人,她跟着太子之时还是清白之身呢。」

太子妃连看都不愿看上一眼,怒道:「什么肮脏东西,还不快拿开。」

「是。」高允低声应道,随手便把那落红巾收入怀中。

太子妃定了定神,虽知这薛宝钗入太子后宫之势不可挡,仍犹有余怒道:「薛氏无德,本宫之前曾下过旨此女不许进位,如今怎配做选侍呢。」

「嘿嘿。」高允诡异一笑,「封薛氏为选侍,赐号慧,这可是太子爷的意思。」

所谓夫为妻纲,太子妃曾下过旨又如何,最终还是得看着太子的意思。

太子妃气的险些吐了血,她自生育了皇太孙以来,还未曾被人如此打脸过,连下的明旨都被人驳了。可眼下正是重要时候,太子登基已成然成形,但太子登基后,她的阳儿能否从皇太孙顺利坐上太子之位还不一定了。

随着这大皇孙与二皇孙连连得到太子的赞赏,柳贵嫔的份列一提再提,快要能和她比肩了,这将来如何怕是难说了。在这时间点上,她可真不愿意为了区区一个薛宝钗和太子闹上。

太子妃忍着气用了印,便让高允尽快领着薛宝钗离开,按理她身为太子妃,这太子的侍妾都该由她安排着住所与服伺的宫女太监,但她恼恨之下,压根不愿意见着薛宝钗,就由着高允安排住所与下人了。

高允想了一下,这毓庆宫中早就挤满了太子妃嫔,无论安排到那处都不适宜,反倒是养心殿后殿倒是颇有些空房,况且那处也离太子和他近些……

因着一点私心,高允将薛宝钗安排到了养心殿后殿,还在太子面前略略上了上太子妃的眼药,太子正为那些求立皇太孙为太子的折子不喜呢,听闻此言便大手一挥,便让薛宝钗在养心殿住下,虽是有些不合规矩,但眼下太子马上就是天子,这全天下的规矩,那有大过天子的理,大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罢了,倒是柳贵嫔说了几句酸话后,连着好几日不曾被太子召幸,之后这宫里也就静了。

薛宝钗一跃成了薛选侍,着实吓到了不少人,且不论太孙得知消息之后,连续好几日把自己闷在书房之中,连王嫔侍拉了巧姐儿亲自去请也不理,还来还是太子妃亲自去了一趟,才将皇太孙给劝了出来,但见瘦了一大圈的皇太孙,太子妃心里对薛宝钗越发愤恨,请安时更是百般作贱,但薛宝钗竟都一一受了。

史湘云好几次请安时遇上太子妃作贱薛宝钗,连她这个外人都有些看不过眼了,但薛宝钗还是微笑接受了,好似那被太子妃辱骂的女人不是她一般,看的史湘云也不禁暗暗佩服,怪不得这薛宝钗是红楼中最有心计的女人之一,不说别的,这份忍耐力让她自愧不如。

连徒昭听闻此事后,也对薛宝钗竖起了大姆指点赞,无论是谁,无论目的为何,能有这份忍耐力的,绝计会成功,得其所愿。

果然,太子登基后,年号雍政,在一连串新政之后,终于开始大封后宫,册封太子妃为皇后,二位贵嫔中柳贵嫔为淑妃,另外一位无子的李贵嫔则是康妃;而四位良娣中除了育有十一及十二皇子的马氏则被封为顺妃外,其余良娣则是被封为嫔,无封号。

曾生育徒昭的曾选侍则被追封为宁妃,选侍比良娣更低一级,在众多选侍不过被封为正六品的昭仪或正七品的昭容的情况下,曾选侍被追封为宁妃绝对是极打眼的。

但再怎么打眼也及不上薛宝钗,无孕无子的薛宝钗一跃而被封为了德嫔,为众嫔位的宫妃之中唯一有封号之人,又被下旨赐住离养心殿最近的长春宫,可见新帝对其之宠爱。

按理新帝册封之后的第一夜应是要与皇后共渡,但新帝上半夜却是先去了长春宫,召幸了薛宝钗,后才在薛宝钗的劝说下来到了坤宁宫,话里话外竟是说什么可怜皇后云云,堂堂一个皇后的面子竟然要靠一个妃嫔可怜同情方能得到,这对皇后而言是多重的打脸。

皇后虽然面对着圣上一副受宠若惊,感激涕零的温婉样子,背底里不知有多痛恨起薛宝钗了,当年不过是在她手底下过活的商女,一下子就成了她丈夫的宠妃,有心要好好让她知道宫中的规矩,便生雍政帝又护着她。

隔日一大早,皇后恭敬的送了雍政帝之后,一回到坤宁宫中,这脸色便阴沈的厉害。

皇后从娘家带进宫的奶嬷嬷──杨嬷嬷连忙劝道:「皇后娘娘,这圣上心中还是有您的,这不,册封的第一夜,还是来坤宁宫了吗。」

「可圣上是先去了长春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