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 (第1/4页)

来的人穿着不俗,一个穿着天青色对襟直缀,五官深邃,姓唐,一个穿着月白色长袍,容貌清秀,年纪才三十出头,前者是侄子娶亲,后者是老父亲祝寿,他们面前,各搁着个钱袋子,里边装着银钱,黄菁菁有些为难,家里人手有限,两家只能舍弃一家,只是舍弃哪家,都不太好办,两人同时来的,且彬彬有礼做出邀请,舍弃谁都是把银子拒在门外。

她坐在上首,盯着桌上的钱袋子,缓缓道,“不知二人做的席面有几桌。”

人越多,席面越多,挣的钱更多,二人皆明白了她的意思,穿天青色衣服的男人眉梢不由得染上了喜色,“因着是我兄嫂的长子,家里准备宴请五十桌宾客。”

后者眉头拧得紧紧的,他们祝寿,也就二十桌的样子,哪个挣得多,意思不言而喻,他道,“老父六十生辰,对您的厨艺甚是好奇,听说酒楼的招牌菜红烧肉也最先出自您之手,所以,请您再考虑考虑。”

黄菁菁心下沉吟,五十桌挣得多,她肯定是要选的,只是二十桌席面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她问道,“不知二位住哪儿,家离得多远?”

二人不明白黄菁菁的意思,一五一十说了。

都是城里人,一人住城北的柳树巷,一人住城北的书香街,柳树巷再书香街后边两条街后,离得不算远,黄菁菁沉吟片刻,转头朝向姓唐的男人,另一人一脸失落。

黄菁菁道,“五十桌席面工钱多,我自然要选挣钱多的,只是,他父亲祝寿,请我是看得起我,你们两家住得不算远,你看能不能这样,借你家的地儿用用,我把席面弄好装进蒸笼,让他带回去,当然,不会耽误正事。”

男人想想,都是为了家里人着想,与人方便便是与己方便,没有拒绝。

另一人神色一喜,只听黄菁菁说道,“炒菜你重新请人,我只负责蒸一锅席面,你把东西备齐拿到唐家来,我们弄好后装上蒸笼,你找人抬回去,上锅蒸就是了。。。。。”

当然,只是做席面不负责炒菜,价格肯定要便宜很多,黄菁菁收七文钱一桌,酒席的话十文钱一桌。

二人没有异议,黄菁菁这才拿了银钱,只是做过两回席面,米粉和佐料用多少她心里大致有数,没有多拿,说好去镇上的时间,她送二人出门。

都是坐牛车来的,周家门口停了两辆牛车,来串门的人看阵仗大,反而不敢进屋,看黄菁菁出来,脸上大喜过望,就跟自己挣了钱似的,等牛车走远,便围着黄菁菁问长问短,“黄寡妇,你是发达了,可别忘记我们哪,当年周二他爹在的时候,我们常常在竹林纳凉,说起在娘家的日子,都是一个苦啊。”

“我家那口子还和周二他爹一起去服过徭役呢,过命的交情。”

“我娘家人和黄寡妇是亲戚。。。。。。”

众人七嘴八舌,黄菁菁不想理会,啪的声关上门,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黄菁菁不想和市侩之人往来,没给屋外的人开门。

即使不是农忙,家里多了个孩子,刘氏只怕也要留下,而且,这次的事儿让她意识到个问题,如果同时有两三户人家请她上门做席面,她如何忙得过来,田地不能荒废,家里还得有人看孩子,有些事,要提前做好打算。

于是,吃过晚饭,她叫周士武他们来堂屋说话,说了接下来的安排,这次的席面时间紧张,还得让刘大刘二帮忙,周士武心思灵活,当即便道,“是这么个法子,娘,大哥在镇上做掌柜,您可以让他和东家商量,在铺子里挂个咱家的招牌,谁家要做席面,去大哥那儿说一声,留下地址请客的人数以及时间,咱好安排。”

周士文和东家关系不错,而且不碍着铺子做生意,想来东家这点情面是要给周士文的。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半夜去了,作者君要出去找点吃的~

「戳一戳」包养作者君专栏:

接档新文预收:

薛花花成了一名乡下极品婆婆,

全家老小等着她发号施令,挣工分,养鸡,喂猪,

等等,77年就要恢复高考了,

她要把儿子孙子培养出来,考清华考北大,

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第72章 072 老花看孩

黄菁菁沉默不语; 陷入了沉思; 周士仁和刘氏素来没主意,见黄菁菁不说话; 二人闷着头也不吭声。

周士武又道,“早点知会一声; 娘心里有个打算,像今日这般; 时间仓促,两家人又恰好是同一天,住得近能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