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 (第1/4页)

“我听到了张氏说的话。”齐斐暄道; “后来我又偷听到了张氏和慧珍县主说话……我就知道真相了。”

实在不是齐斐暄故意骗人。而是如果不这么说的话; 齐斐暄根本就没有理由说自己究竟是怎么知道这种事情的。

毕竟再怎么说,穿书这种事也算是匪夷所思。齐斐暄要是真的告诉陈稳说自己是穿越来的; 估计陈稳真能以为她有病。

明徽道:“陈稳你就别多想了; 换孩子是确有其事,我和了尘都可以作证的。”

“原来如此。”陈稳点头,又问; “你打算怎么让我帮你?听你话里的意思,换孩子这件事,根本就没有证据,张氏她又不可能自己承认这件事。”

“我就是让张氏自己承认这事儿。”齐斐暄冷笑一声,轻声对陈稳说了几句什么。

陈稳听完,目瞪口呆的看向齐斐暄:“我原以为你只有命好,现在看来,你的脑子也很好。”

齐斐暄抿唇:“过奖。那此事就拜托神医了。”

“这事儿不难。”陈稳道,“只是迁都之前的这段时间,我要在你这里住着。你这宅子不错。”

周容雅毕竟是皇室中人,他手里的宅子,自然是不会太差的。陈稳答应下来,齐斐暄松了口气:“您喜欢就好。”

安顿好陈稳和明徽,齐斐暄又给秦幼诩去了信儿。

她让秦幼诩在迁都的路上对齐覃智动手。

齐京距离旧都路途遥远,这一路上有颠簸也在所难免,尤其是颖欣伯府这种人家。颖欣伯府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世家,在路上遇到危险也是正常的。

到时候在路上,齐覃智出了什么事,秦幼栩也好摆脱嫌疑。

如果齐斐暄没有记错的话,秦幼栩手里可是有受过训练,从小被人养大的猛兽的。

这一路山高水远,遇到猛兽袭击也不稀奇,颖欣伯府又没有什么厉害的护卫,家丁下人们能护住齐魏和张芸秋,怕就护不住齐覃智了。

秦幼栩也认识神勇,齐斐暄便让神勇给秦幼栩送了信。

*

宫中。

徐峰景匆匆赶到的时候,大殿内已经聚集了不少大臣。

见他过来,与他交好的官员上前道:“徐大人。”

“赵大人。”徐峰景拱手,“陛下赵大人可知,陛下召我们入宫是有何事?”

“我又哪里知道。”赵大人摇头,“怕是……前些日子朝中传言的那件事要成真了。”

朝中传言,就是迁都的事儿。

徐峰景点头:“怕是真的有可能。”

他们在这里说话,前面年迈的老人转过身来,语气不悦:“殿中喧闹,成何体统!快些肃静,陛下要来了!”

这老人就是内阁首辅冯绪江。

冯绪江一发话,其余人便不敢再多嘴,纷纷低下头不吱声了。

皇上很快出来。

他坐到龙椅上,大殿内便更加安静。他道:“今日召诸位爱卿前来,是为了迁都之事。”

虽然迁都的事传了这么久,大家都有了心理准备,但皇上这么说出来,大臣们还是差点没忍住。

有大臣道:“京城乃国本,牵动则劳民伤财,陛下三思啊!”

“陛下,十几年前迁都的时候,我大齐元气大伤,到如今才缓过来,陛下若是再迁都一次,怕是……”

当然也有人出来反驳: “上次迁都元气大伤是因为晋王叛乱,如今天下太平,旧都又是我朝开国之都,又为何迁不得?”

赵大人想要说什么,却被徐峰景拦住。

徐峰景摇摇头,赵大人便没有多说。

之前说话的那人接着说:“我知道蔡大人在这京中内外有不少产业,但迁都是大事,蔡大人如何能为了一己之私而置我大齐国祚于不顾!”

那蔡大人被气的半天没说话。

自然有他那边的人反驳,大殿上争吵声起,有大臣跪下叩头:“陛下,迁都之事,还请三思啊!”

“朕意已决。”皇帝开口,殿中大臣们不敢再争吵。

皇帝说:“自大齐开国之时,齐都便是京城,大齐的都城只能是齐都。十几年前迁都实属无奈之举。先帝曾在世时,就时时挂念迁都回去。如今晋王之乱已平,也是时候回去了。”

他的丹凤眼垂下,扫视过殿中众人:“诸位爱卿不必多言。只管回去准备好,一个月后,便启程回去。”

一直不说话的冯绪江转过头使了个眼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