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 (第1/4页)

“李伯父过奖了,我运气好赚了点钱罢了。还有很多东西要向你们老前辈学习的呢。对了,你们叫我阿南就好了,老称呼司徒先生太见外了。陈先生,我可以叫你陈伯父吗?”司徒南谦虚地说道。

司徒南的态度让李远山和陈嘉庚很受用陈嘉庚爽朗一笑:“当然。阿南,真是后生可畏啊!”

陈嘉庚本想和司徒南攀谈两句,但发现除了知道对方很钱外,对司徒南一点也不了解。于是他转头向李远山,“李兄,听说你要组织锡业公会?这等好事可别忘了我啊。我在吉隆坡也有个锡矿,望李兄多多关照啊。”

“好说好说。今天我就想趁此机会跟大家伙通通气。马来亚的锡业有过半在我们中国人手里,但偏偏让英国人赚走了大头,我们只能跟在人家背后赚辛苦钱。这样不好,我们要团结起来,形成一个成体,不然就算不被英国人击败,也会只能跟他们后面吃的残羹冷炙。”

李远山激动地说道,势力雄厚的美国华人财团支持他有信心在马来亚的锡业内占有一席之地。

“说的好。”陈嘉庚点点头,被李远山的豪情感染,他想了一下道:“难得李兄有如此决心,我想把名下的那个锡矿卖给李氏锡业公司,你看怎么样?”

“好啊!不过我觉得陈兄以锡矿入股我们李氏锡业公司不是更好吗?”李远山看了陈嘉庚一眼,提议道。

能收购陈嘉庚的锡业自然是好,但不如以股权交换的方式扩大李氏锡业公司,把节约的资金用于添置设备。陈嘉庚的锡矿不大,入股李氏锡业也不会对李远山构成威胁。

入股李氏锡业自然要比直接卖掉锡矿要划算,陈嘉庚不知道李远山的想法,以为对方在为自己考虑。他有些感动道:“实不相瞒,李兄的好意心领了。我早想卖掉锡业了把资金投入到橡胶等生意去。我给你打个九五折,你看好吗?”

“那,谢谢陈兄了。回头我派人去交接。”李远山高兴道。花点钱就可以进入吉隆坡的锡业很划算,而且陈嘉庚也不会狮子开大口,开出的价钱也实惠,李远山哪有拒绝的道理。

“陈伯父对橡胶种植业那么有信心?”司徒南问道。他当然知道未来的十年内汽车业发展迅猛,无数的轮子需要大量的橡胶,这直接刺激到南洋的橡胶种植业。投资橡胶种植业绝对暴利,司徒南也非常看好橡胶种植业,特别是南洋,更不容放过。

“呵呵。不是我有信心,而是市场有信心。橡胶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可以生产轮胎,胶鞋,雨衣,密封圈,飞机坦克部件,各行各业都需要橡胶,市场广阔。

而现在化学合成的橡胶产量有限,只能依靠天然橡胶。所以我很看好橡胶种#植业。”

陈嘉庚回答道。他从事橡胶种植业已经有好几年了,从1qc5年开始花元买橡胶种子到现在已经拥有了数千英亩的橡胶园,此外还有个价值数十万的橡胶手套厂,陈嘉庚的发迹离不开橡胶种植业。他的资产已经过百万了,成为马来亚有名的几位橡胶商人之一。

但这还不够,从橡胶种植中尝到了甜头的陈嘉庚打算继续加大投资,为此他打算将锡矿、米行、水果罐头厂等产业出售,筹集资金再大干一场。这是他出席这次的华商会的主要任务。

“说的很好1我也有同感。现在战后和平,投资新兴的橡胶产业也是明智的选择。我也有投资橡胶种植业的想法,如果陈伯父有兴趣的话,稍后我们可以详谈。”司徒南微笑地看着陈嘉庚。

“好啊!”陈嘉庚爽快地答道,和司徒南约好了投资橡胶种植园的时间。双方第一次见面就结束了,转身向其他人继续攀谈了。

待陈嘉庚走远,李远山对司徒南问道:“种橡胶真的那么好赚钱?”刚刚司徒南对陈嘉庚热情的态度,让他有些吃味。

“是很赚钱。你看陈伯父不就知道了吗?投资一百万,十年后变成一千万也不难。”司徒南笑道。

“那也预留我一份,这样的赚钱机会我老李家可不能错过了。”李远山急忙道,生怕司徒南撇下他,跑去跟陈嘉庚合作了。

李远山的“猴急”让司徒南有些好笑,他安慰道:“李伯,投资橡胶是赚钱,但我们的锡业公司也不差啊?钱是赚不完的,李伯你就专心做好锡业公司吧!”

“呵呵。那也是。”李远山有点不好意思道。自从得知了司徒南的身份后,李远山就认定司徒南具有点石成金的魔力,听见司徒南那么看好橡胶种植业后,他不由得心动。

“心态有些失衡了。竟然比不过一个后生。”李远山心里有些惭愧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