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部分 (第1/4页)

好几次谈判不欢而散。为了说服顽固、贪心的英国人,美华公司不断地减少自己的分额,但英国人就是不点头。这让负责谈判的林一民很是抓狂,恨不得吊死那顽固的英国人。

还好,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事情终于了进展。

这天,林一民自信地走进威廉花园,脸上带着成功的喜悦。他轻快地走进司徒南的书房,

第三卷余波138再续粤汉铁路(下)

(Sarr前文中关于粤汉铁路的描述跟真实历史有出入,有不严谨的地方。。。。。粤汉铁路在清末有部分修好,这里新投资是指未修好部

“少爷,成了!英国人答应了!他们同意按25:15:1:5的投资比例重修粤汉铁路。”林一民拿着一份文件兴冲冲地走过来。

“给我看看!”司徒南从林一民手中“抢”过文件,这是一份草议,合同的四方分别是汇丰银行、美华银行、花旗银行和中国方面。

庚子之后,国际银行团控制了中国的大部分铁路,特别是津浦路,五四之后,跟外国合作比较敏感,如果没有说得过去的理由,就算是段祺瑞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把铁路交给外国公司。所以,司徒南坚持中国方面的股份一定要不少于一般,戏才能唱的得下去。

林一民在跟汇丰代表谈判的时候,曾强硬表示,如果英国人不玩了,美华公司就联合花旗银行、法国汇理银行和中国公司一起玩。

汇丰银行马上就叫嚣,没有英国人的同意,粤汉铁路是不可能成功

确实,英国在华势力最强,他们不点头,北洋政府也不敢点头,粤汉铁路确实没法修。不过这不代表汇丰银行可以轻易否决美华的努

对于汇丰银行的威胁,美华公司是不屑的。林一民得了司徒南的暗示后,强硬表示,如果汇丰银行固执己见的话,美华公司会绕过汇丰直接找英国其他本土财团合作,相信英国本土财团会很有兴趣的,比如巴克莱银行。

美华公司的背后是美国威廉财团,确实有能力找到英国本土财团合作,到时就没有汇丰什么事了。这点汇丰银行心知肚明。他们里里外外地想了一遍后,同意回到谈判桌上。

不过放不下在华第一大银行的面子坚持对于新修建的铁路段,汇丰要占最多的股份,林一民请示司徒南后,决定让步。

暗地里美华却准备通过暗中控制的广东银行大量地投资粤汉铁路,从而在实际控制权上保持不落后汇丰。

对此汇丰有些察觉,保证了自己的利益后,他们不再强求太多了。或许他们也有同样的想法。

汇丰是在华投资最大的英资企业,控制最多份额的中国铁路,广(州)九(龙)铁路也控制在他们手里,修通粤汉铁路对英国好处自然不言而喻可以把汉口租界和香港连接起来,巩固和加强对长江以南的地区的经济控制。

美华公司是后来者,不过凭借和南洋、广东的华商结盟,手中持有广东段粤汉铁路的大量股份,同时也从南洋富商张榕轩家族那里收购部分潮汕铁路股份,同时已经把潮汕铁路和粤汉铁路连接起来了,在广东境内对铁路的控制力不下于汇丰。

合则两利。和汇丰银行取得一致后,事情就顺利多了。中国方面的一半股份除了政府手中持有部分外,剩下的大部分向公众募股集资。

粤汉铁路总投资初步定为万,汇丰、美华、花旗分去一半后剩下的1000万投资由中国人认购。

广东、湖北、湖南四地的商人士绅最为热心,纷纷认购。三省加起来一下子认购了600万元,剩下落入了上海、天津等地的商人手中。

广东银行认购了其中的50万,香港商业储蓄银行认购了20万,加起来不到万,不过,这两家银行都有海外背景,背后是广东、南洋一带的华商。经这两家银行之手,南洋的华商认购了150万元的粤汉铁路股份。

林林总总,加上美华银行直接持有的1的股份司徒南手里控制了粤汉铁路26%的股份,隐隐超过了汇丰银行。

当然汇丰银行也安排一些代理人持有粤汉铁路股份,不过司徒南也不在意,他更在乎的是要把这铁路修建起来。^//^

“少爷,这次我们费了那么大劲,结果被人占了那么多便宜想想有些不甘心。”林一民道。为了铁路,美华公司在其他方面做出了不少让步,为了笼络从中央到地方的关系人物,付出的成本也不低。

特别是最苦难的韶关到株洲段铁路由美华公司承建,地形复杂,山川河流密布,导致修筑成本高昂,实际承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