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部分 (第1/4页)

行内的账户里还存有数亿美元的资金,随时可供调用。”

姚宏民自信一笑,离开美国的时候,司徒南告诉他不必省钱,哪怕用钱砸,也要砸出个国家。

听到有充足的资金后,众人松了口气。特别是陈友仁,他现在彻底相信南华背后有美国大财团支持了。只是他不知道,司徒南在背后付出了不小代价。

“后勤方面也不用担心,我们在棉兰建起了10个大型物资储存仓库,粮食可供3百万人吃两年,火药可以用来在苏门答腊岛上修建10条500公里的公路。

钢铁储存20万吨,我们每年可以生产钢铁10万吨,同时可以从马尼拉、武汉、广州进口8到13万吨钢铁。当然,这都是海运没有被封锁的情况下。

我认为单靠棉兰的钢铁储备够用了,我们的对手荷兰人在这方面几乎跟我们差太远,他们的战争准备远远比不上我们,唯一的优势就是那层白皮和无数土著士兵。

不过我们有足够的子弹对付他们。宣布独立后,我们此前隐藏的工厂可以光明正大地生产枪支弹药了,兵工厂的产能会释放到最大。

后勤部有信心按照欧洲战场的标准提供20万人半年的作战消耗。

加上我们原来准备的军火,至少在一年内,弹药补给是没问题的,所以军队就放心地打吧!”

曾立民笑道,鼓励地看了何文秀一眼,又道:“稍微制约我们后勤运输的是苏门答腊糟糕的交通。

我们修建了棉兰为中心的被苏门答腊交通网络,可以用汽车快速运送物资和兵力,但在东南部就暂时鞭长莫及了。”

“没关系!我的兵不是老爷兵,没那么娇贵!他们都受过严格的训练,翻山越岭,穿越森林也没问题。”

何文秀自信道。

这几年,保安队有意识地向东苏门答腊渗透,派出了几支地质小组勘探过南部苏门答腊的地形了,在林间开辟了几条密道。

一旦南华军穿越森林,在敌人背后出现,就是敌人的死期。何文秀心里暗暗想到。

他的信心也感染了其他人,大家都很期待接下来军队的动作。

“托马斯,你有什么话要说的吗?”司徒美登最后把目光转向经营出目前非常有利的局势的情报头子托马斯。

托马斯摇摇头,依旧是很迷人的微笑。想到最近出现在棉兰的一些伪装成华人的日本人,他心里冷笑。

“既然这样!那我就预祝我们的子弟兵旗开得胜!”司徒美登豪气一挥手,结束了战前的最后一次会议。

第一个走出门口的却是内政部长高卫,他要赶去召开内政部会议,加强对预备官员的选拔培训。

那些官员几乎要跟在军队后面,在占领区迅速建立政权,确立南华的统治。??????

何文秀从望华楼出来,随之来到戒备森严的振华楼——南华独立军司令部。

经过整训,南华独立军的一线部队有6个师9万人,分别为南华第一到第六师,第一到第四师驻扎在苏门答腊岛,未来战场苏门答腊岛,归苏门答腊军区管辖。

何文秀亲自挂帅,担任苏门答腊军区指挥官,手下有韩刚、司徒勇以及德国人马克思?鲍比等大批将领,集中了南华军的精华。

最近从德国引进的德**官也大多加入苏门答腊军区,大大充实了南华军的指挥作战能力。

南华第五、六师驻扎在婆罗洲,归属婆罗洲战区管辖,战区司令张成栋,麾下有白崇禧、张发奎、李汉魂、蒋光鼐、薛岳等一批历史名将。

婆罗洲战区不少军官士兵是张成栋从两广带回来的,参加过粤桂战争,有丰富的战争经验。

第五、六师的大部分在粤西、海南岛训练了两年,不仅有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打过野战、巷战还特意训练丛林作战,绝对是一支让人放心的力量。

上个月开完望华楼会议后,张成栋就带着一帮将是赶赴婆罗洲了,随时等待战争的爆发。

除了建立十来万的一线作战部队,南华还组建了15万的人二线部队。大量矿工、农场工人、工厂工人,以及来自各地的华人志愿者,他们正在接受训练。

射击、行军以及维护当地治安是他们主要训练任务。

一时间棉兰郊外枪声大作,残余的土著整天提心吊胆,生怕那些武装到牙齿的华人会突然对他们下死手。

南华的确向他们下手了,内政部长高卫向北苏门答腊地区的土著酋长下达通牒,要他们到棉兰参加民族统一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