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部分 (第1/4页)

老道的英国以外国元首的身份招待了司徒美登,傲慢的英国总督大人还在总督府热情招待司徒美登。

司徒美登的到来把谈判划上完美的句号。

1922年12月22日,新加坡总督府,装饰一新的谈判会场,气氛凝重。

范温斯特带着一脸沮丧的荷兰代表坐了下来,看着对面眼神雀跃的华人,心情复杂。

他扫了一下摆在桌面上的条款,用颤抖的手签下耻辱的条约,抬起头,对陈友仁幽幽一叹:“你赢了!”

经过艰难的谈判,在英美的见证下,南华和荷兰签订了南华——荷兰圆桌会议决定。

会议规定:荷兰王国承认南华独立,除马鲁古群岛、伊里安岛保留为荷兰王国的领地,荷属东印度群岛为南华所有。

包括苏门答腊岛、荷属婆罗洲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帝文岛及其他附属岛屿近2000座,总面积达140平方公里!

同时,荷兰王国还向南华提供一笔5年4000万美元的贷款。

而南华则释放所有被俘荷兰士兵,归还战争中没收的荷兰商人的财产,允许荷兰人在南华境内居住、经商、参政的权利。

要不是因为英国人和美国人的压力,南华还想把荷兰人欺负得再狠一点。荷兰人已经没有能力组织的南华的扩张,但无论英国还是美国,他們都反对南华争夺马鲁古群岛以东地荷属区域,因为那里是西太平洋的出口。

如果让南华夺走了,对英属澳大利亚美国菲律宾也是个威胁。

这样一来,南华的势力范围就局限在爪哇海为中心的苏门答腊、爪哇、婆罗洲、苏拉威西围起来的环形里。

对此,司徒南觉得非常满意。让荷兰人保持马鲁古群岛和伊里安岛等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东印尼,也是一个非常合理的缓冲,避免南华直接对上美国、英国和日本,可以暂时窝在环爪哇海为中心的小天地里安稳地发展

第120章一个国家的诞生

南华——荷兰圆桌会议协定震惊世界,西方人眼中一向孱弱的华人居然从荷兰的殖民统治下独立起来,成为亚洲第四个独立的国家。

前面三个是中国、日本和暹罗(泰国)。当时有人评论説,中国太大,人口众多,所以幸存;日本太强,是亚洲的唯一强国;泰国是英法缓冲区域,所以没被西方列强吞并。

而南华有一批华人精英分子,在庞大的资金支持下,用一支精良的部队打败了荷兰人,裂土为疆,更有血性武勇。

特别是爪哇海一战,南华大规模地使用飞机,更让列强忌惮。

虽然巨舰大炮思想深入人心,被南华打败的荷兰人的远征舰队对真正的列强来説不算什么,但列强看南华的眼光不由得多了几分异样。

俘虏营里面的荷兰兵心情高兴了,他們终于可以回家了。为了表示诚意,签订协议第二天,南华就宣布释放首批1000人荷兰官兵,让他們自由地度过圣诞节。

同时对荷兰战俘的管理宽容了不少,为他們提供了圣诞节礼物。在荷兰官兵眼中,冷酷残暴的南华人也多了几分好感。

当然,在荷兰政府没把那笔巨额贷款落实之前,大部分的荷兰官兵只能呆在战俘营了,乖乖地等待好消息了。

比荷兰人更高兴的是南洋的华人,美洲的华人,还有国内沿海地区的百姓,他們将从中收益。

当然,对于某些人来説,南华的胜利更激起他們的敌视,因为南华实施的那一套很不合他們的口味,贫苦的青壮跑去南洋分田了,却忘记在家乡斗地主了。

特别是南华军最近以打击共产d为名,在爪哇大肆抓捕了大批爪哇的共党分子,这些人正在煽动普通百姓暴动,颠覆新生的南华政权。

实际上,就算南华不出手,过几年,那些异想天开偏偏又阴险狡猾的共党分子在爪哇煽动的暴动,也会被荷兰人镇压。

南华的出手之时稍稍提前几年而已,不过受此次风潮牵连,爪哇岛上的一些土著商人受到了冲进,遭到逮捕,并被没收财产。

印度尼西亚伊斯兰商业联盟深受打击,企图组织暴动,却被早已警戒的南华军一举擒获,大量的爪哇叛乱分子被宣判劳改,正好接上了荷兰人离去后工作。

修公路、开发森林、挖矿成了他們未来的生命的主体,用他們的血汗为新生的南华贡献力量,成为一只重要的建设力量。

南华的做法后来被斯大林学了去,并且发扬光大,后来气势恢宏的五年建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