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部分 (第1/4页)

起直追,用二十年的时间接近甚至超越他们。”

想到日本,司徒南心里就感到压力重重,没人比他更了解这个国家的潜力了。对于南华能否在二战之前赶上日本,司徒南心里没底。

“我们要不要派出使团,出使列国呢?”何文秀插嘴道,“国防部已经和德国方面联系好了,准备派出500名军官到德国留学。”

“很有必要。不仅是德国,美国英国法国也要派,德国的陆军公认最好,但未来南华更多地依赖海洋,所以不能忽视海军的建设。”

司徒南点点头,又接着道:“未来南华的外交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美国和德国,然后才是英国。

美德能为南华工业化提供资金技术,而南华的农产品也能在美德找到市场,特别是德国,他们现在落魄,穷得叮当响,会很愿意跟我们合作的。

至于英国人,暂时先不要惹他们吧!如果他们态度好的话,我们也应该热情点。”

说到这里,众人会心一笑。

南华的出现,其实是阴了英国人一把。现在正是英国人势力最强大的时候,瘦弱的南华自然不敢去招惹英国人了。当然,英国人一时也看不上南华这个穷小子,只要南华不过分得罪他们,英国人不会对南华动手的。

毕竟英国人的敌人太多了,在欧洲大陆,他们受到了法国的挑战;在世界范围内,他们受到了美国的挑战;在远东,日本人咄咄逼人,把英国资本从华北逼回长江以南;在中东,沙特、阿富汗等国的独立革命也在冲击英国的传统利益;在全世界殖民地里,俄国人正在输出革命,到处煽风点火,让英国人寝食不安。

“英国要敷衍,荷兰人要安慰。虽然荷兰人不愿意在印尼群岛发展工业,但随着南华工业发展,荷兰商人也愿意到南华来投资的。

还有他们的领地伊里安查亚还丰富的石油、煤铁等资源,如果可以的话,将来我们有钱了也要到那里去投资。

总之,我的意见是,除了日本人,南华不应该拒绝任何人到南华来投资,特别是某些我们一时不能投资的行业,更加需要外来的资金技术来促使经济的发展。

南华未来是个高度开放的社会,越多的投资对我们的发展就越有利,哪怕让出部分利益也是值得的。”

司徒南突然想道了一种人——犹太人,心想什么时候找找犹太人,从他们那里拉来投资也不错,不然单靠威廉财团输血,实在太费力了。

“这么说,怎么说,我们都要道外国去逛一圈了?”司徒美登风趣道。

“嗯。就算是遭人白眼要去走一圈,不去见识一番如何知道往后的路该怎么走呢?在座的各位都是明白事理的人,知道走什么样的路,但下面的人不知道啊?

他们皱得高位,都很嫩,有些事就是我们讲得再好,他们没有思想准备,到头来还是事倍功半,说不准曲解了上层的意图呢?”

司徒南对南华政府下面的那些新官员实在没什么信心,不少人都是从夜校或这扫盲班出来的,没有缺乏系统的教育,如果一开始不从思想上纠正他们的话,过几年,估计都快变成了圆滑的老官僚,这是最可怕的事情。

第126章司徒南——南华总设计师

关于未来南华的发展道路的讨论还在继续,主角依旧是司徒南。

或许我应该给自己安上一个“南华总设计师”的名号才对!

司徒南心里想道。

他环顾四周,见众人在聆听自己对南华的规划,心里有些得意。

嗯,感觉越来越入戏了。不过为了南华少走弯路,司徒南只好多费脑力了。

“加强对外交流,引进西方资金技术,势在必行,一次环球考察必不可少。还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

司徒南停顿下来,竖起手指,徐徐吐出两个字:“交通!”

“没有完善的交通,一切都无从谈起。我听说此前打战的时候,受限于交通,军队的物质差点供应不足?”

司徒南问道。

“是的。我们在一些地方秘密埋藏了一批物资,不用所有物资都靠棉兰输送,不然战事不会那么顺利的。”

何文秀点点头,感慨道,“登陆爪哇的时候,我们没有足够的船只,不得不征用了一批小帆船来抢运物资。还好巽他海峡不够宽,不然没有足够的弹药,我们可没法在荷兰本土增援之前打下雅加达啊!”

“你还好意思说,你们那帮败家仔,把总督府都打烂了,不然我们现在可以住得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