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部分 (第1/4页)

“嗯。”司徒美登笑了笑,扶着胡须,沉吟了一下,点点头,对司徒南笑道:“我就知道你对那姓吕的,没那么简单。果然狡猾啊!”

“呵呵。”司徒南也不否认,得意地抿了口茶,他的心思可不只是吸纳光复会的那些人才那么简单,还把主意打到了江浙财团身上。

除了学界人士,光复会还有不少开明商人加入,他们很多都是江浙人,和江浙财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蒋蒋被司徒南流放到美国了,估计这辈子都没希望崛起了,江浙财团也找不到合适的政治代言人了,相对于美华财团,他们会处在弱势的地位。

如果能把江浙一带的资金拉到南华,也是功德无量,不仅促进南华的发展,还可以让那些江浙商人不会像历史一样,命途多舛:国民党上台后,四大家族说了算,江浙财团逐渐变成从属的地位,衰落、重创(日本人来了)、灭绝。

现在国民党不一定能上台,但江浙财团按照所谓的民族资本的软弱性,最后也不一定能很好地发展。还不如便宜南华算了,互惠互利嘛。

“你呀你,真是算计透了,我看我们都是为你卖命咯!”司徒美登有些好气地看着司徒南,心道:如果说自己这些老家伙算计的是人的话,那么司徒南算计的就是“势”了。

这十年来,司徒南一直都在引导着一股“势”,他用利益将所有人绑在一起,然后所有人都会成为这股“势”中的一环,但越来越多的人汇集在一起的时候,大势已成,所以才有了今日的南华。

“老叔,你太抬举我了,我只是在自己擅长的地方发挥作用而已,也就一张嘴而已。说道老谋深算,还得靠你和黄叔他们啊!”

司徒南摇头轻笑,知道自己没有别人眼中的那么厉害,只是在重要的地方比别人更早地知道结果而已。

晚上在司徒公馆的聚会是私人性质的,不过来的人不少。除了司徒南叔侄,吕碧成和余明钰,姚宏民,还有眼巴巴追着司徒南要教育资金的伍连德。

看着余明钰和吕碧成两人一脸甜蜜的样子,司徒南笑道:“有情人终成眷属,来,我们为他们干杯。”

余明钰和吕碧成相视一笑,对方地接受了司徒南他们的祝贺,冰凉的啤酒把他们的心肺都润得舒畅无比。

司徒南放下酒杯,就迎上了伍连德眼巴巴的眼神,看他欲言又止的样子,马上笑道:“伍博士,放心吧!保证少不了你的。

每年我会捐出500万美元用于南华的教育,此外你也可以跟威廉基金会联系一下,相信他们不会吝啬帮助的。”

“那就好!我会的。”伍连德眼巴巴的脸色马上布满了笑容,除了司徒南,他也准备找黄仲涵、陈嘉庚、李远山等大财主化缘去。

他心里偷偷算了一下,有司徒南这个例子,其他人也不好意思少于百万吧?只要舍下脸皮多跑几趟,筹集千万美元的资金估计不成问题。

伍连德暗暗打定主意,明天就去找人去化缘去。

事实上,南华的华商对教育从来都是非常慷慨的。司徒南“钱多人傻”不必说,财产比司徒南差很远的陈嘉庚,那才是真正的大善人。

在没有搭上美华之前,陈嘉庚那时还不算太富裕,但他不仅在马来亚捐建华文学校,还在家乡筹建集美中学,集美大学。

而他本人却非常节约,几乎顿顿酸菜花生下饭,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让人敬佩,司徒南也更高看他,给予他大量的机会,让他的谦益公司发展成为南华的巨头之一,不仅和美华公司联手垄断了马来半岛、印尼群岛超过一半的橡胶种植业,还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橡胶制造商,每天从美国的汽车工业中收入过千万美元。

手里有钱,在扩大生产,瓜分南华的橡胶产业的同时,陈嘉庚对教育的投入也越来越多。他的举动也深深地影响了现为美华公司的高级总裁兼合伙人的女婿李光前。

在缺少国家财力支持下,南华的教育发展从开始走上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公立学校的资金很大程度上来自私人捐款,这种情况一致持续到十年后,国家财政好转才逐渐改观。

见司徒南眼不眨地砸下了500万美元,吕碧成心里泛起滔天巨浪,对司徒南的“有钱”有了更深的体会。

她小声地问余明钰:“他一向如此?这可是一年要500万美元啊!”

余明钰轻轻一笑,“这个应该不难吧?老板的产业主要在美国,南华和大陆只是他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武汉工业集团、美华公司这类的其他,他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