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部分 (第1/4页)

至于结党营私,这个就要看他的本事了,不过很长的时间内会夹起尾巴做人了。可以确定的是,孔家会比原来更有钱,他们的后代也不用像历史一样窝在纽约的豪宅里活吃等死。

孔祥熙和宋子文关于南华的前途,谈论了很久,两人都抱有乐观积极的态度,当然这可能跟他们会从中直接受益有关。

回到屋里的时候,宋庆龄已经走了,??????宋庆龄从黄包车里下来,回到家,神情有些疲惫。

“夫人,怎么样了?”孙文问道。

“我没说。”宋庆龄摇摇头,叹道,“大姐和姐夫准备到南华发展,他们已经不像是当初那样纯粹热情了,变得市侩起来了。”

“哦!没关系。一时的挫折算了什么,只要我们努力,不放弃,革命终会成功的。”孙文自信道。此刻他就想一轮太阳,发出万丈光芒,把宋庆龄照得暖暖的,心中充满希望。

“说的好,我相信一定会成功的。”宋庆龄笑了。

她不知道孙文自信的眼神里有些苦涩。

“外国人都是靠不住的。不过为了取得支持,暂时和他们虚以为蛇吧!”在彻底对宋家失去信心后,他心里暗暗下定决心。

孔祥熙夫妇在上海住了两天也走了,南华那边催得紧,孔祥熙直接从上海坐船去了新唐山,而宋霭龄返回天津,把生意交托别人,安顿后再下南洋。

对此动心的不仅只有孔祥熙夫妇,就连宋子文的妻子盛老七也不例外。

盛家没落,宋家强势,盛七小姐(盛爱颐)的大小姐脾气也愈加收敛,越来越温柔了。夫妇两人婚后也算和睦,不像历史一样难成眷属,宋子文要等到成为中年大叔后才找个温柔的小妹妹把事给办了。

“子文,跟你说件事。”盛七轻声道。

“说吧!”宋子文道。

“听说南华要修铁路,我寻思着要投资,还有我们家也有这个想法,你觉得怎么样?”盛七一双美目灼灼地看着宋子文。

她说的“我们家”是指盛家,盛宣怀死了,盛家也没落了,家中的子孙也多不肖,不过大部分财产由盛七的母亲盛老太太掌管。

这是个笔巨款,有两三千万,盛老太太精明,还在世,没有把财产分给家里的那几个大烟鬼,所以盛家还能维持不错的光景。

“这是老太太的意思?”宋子文问道。除非有盛老太太同意,不然盛七不会提出这么大的事情的。

“嗯。她让你去一趟,有事要跟商量。”盛七笑道。她知道,宋子文一直不怎么看得上她的几个兄长,所以除了礼节,很少过问盛家的事情,盛家的人像得到宋子文的庇佑,进入武汉工业集团,除非有本事,否则没门。

对此,她也无话可说。毕竟吃喝嫖赌样样精通,偏偏不会做人的盛家子弟,实在难以让人看重。

第139章盛家老太凶悍

盛七有时候还庆幸嫁入宋家,至少宋子文是个很好的丈夫。宋家人民主和睦,富有朝气理想,比颓废的弥漫着大烟味的盛家清新爽朗多了。

“好!”宋子文爽快道。

于公于私他都应该去,盛家还有不少家底,而且跟北洋那帮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手里的资源都可以为南华所有。

当然,在国内可以他们可能可以为所欲为,但到了南华,就只能乖乖地等着分红,规规矩矩地赚钱了。

宋子文彬彬有礼中带着一丝桀骜再次踏进盛家大门。宋家女婿上门,盛家不敢怠慢,现在的他已经不是那个为了泡盛七小姐跑去给别人当笑眯眯的怀春青年了。

盛七愉快地在宋子文和自家兄长中周旋,说了不少好话,不过或许不大适应当初被自己指挥得团团转的小翻译如今风光地出现在自己面前,又或许是烟瘾发作了,盛恩颐,这个盛家明面上的家主(盛家四少爷,盛家老太太的亲身儿子)坐了不到一会儿就离开了,出了门就直奔上海滩的烟花巷去了。

盛老太太失望地摇摇头,心道:老爷一世英雄,但生的儿子一个比一个不中用,烂泥扶不上墙,万一我那天走了,这个家也就完了。

想到这里,盛老太太眼中闪过一丝担忧,心里一声轻叹。

“子文啊,你们俩还好吗?”盛老太太笑问道。

“挺好的。”宋子文恭敬道。

“老七这孩子,就是有些脾气,有些犟,你多忍耐点啊。”盛老太太亲切道。

“妈,你说什么呢?宋大少不欺负我不错了。”盛七撒娇道,抓着老太太的手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