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部分 (第1/4页)

签下和美华公司的一揽子合作项目后,古斯塔夫就迫不及待地坐船回去欧洲,而他儿子,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则暂时留在南华,负责克虏伯公司和南华合作项目。

“我不得不说,这次旅行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运之一。”威廉号上,古斯塔夫有些感激地对司徒南道。

他是和司徒南一起返回欧洲的。克虏伯的出现让司徒南改变了去日本的行程,改走欧洲航线返回美国。

“克虏伯公司是个伟大的公司,他会重新崛起的,就像德意志一样,我从不怀疑。在我看来,除非把德国人都杀死了,不然这个国家始终是个世界大国。”

司徒南笑道。

“谢谢!”古斯塔夫真诚地看着司徒南,不明白为什么面前的这个深不可测的年轻人比自己还有信心。

“可以说得具体一点吗?我想听听对你的想法。要知道,目前在我们国内,大部分人都已经绝望了。”

古斯塔夫认真道。

“其实很简单,就像俾斯麦评价普法战争说的那样,胜利早已在小学课堂里就已经决定了。德国的人口素质在全世界都是最好的,单凭这点,德国复兴指日可待。”

司徒南肯定道。

说起来,他心里挺羡慕的,德国人崇尚技术,看重技术工人,根本不是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华人能比的。

德国人独特的人才观早就了这个民族惊人的创造力,是旁人无法模仿的,司徒南对目前南华的一代移民几乎不抱什么期望,只希望二三十年后,南华能像二战后的鬼子一样培养出数百万数量的技术工人,那时才是南华腾飞南洋的时刻。

目前南华的华人移民工人素质差强人意,占人口大半的印尼土著更是糟糕,那些黑皮懒惰没文化,又没有华人的勤劳刻苦,几乎一无是处。某种程度上拖了南华工业化的后退,让司徒南不得不觉得种族主义的某种程度的合理性。

司徒南的这种想法很不厚道,他不知道在南华的矿场、农场里有大量的爪哇战俘,荷兰人拍拍屁股回家后,爪哇狗腿子的倒霉就到了,被判处劳动服役。

在某些工具的鞭打下,有时那些爪哇战俘的效率还是蛮高的,至少有不少铁路是他们修的。

司徒南的话让古斯塔夫想了很久,良久他才幽幽一叹道:“难啊!现在我们连鲁尔都保不住,我只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德意志崛起的那天。”

笑话!你会活不到那天?纵横天下的德意志战车是谁生产的?豹式坦克、虎式坦克不都是克虏伯生产的吗?你老人家还差点被审判呢?

司徒南看着一脸愁苦的古斯塔夫,忍不住想到这个军火大王日后在欧洲横行的事迹,淡淡一笑,没说什么。

第156章可怜德国佬

总得来说,克虏伯公司的表现让司徒南满意,帮助南华建设钢铁厂、造船厂,还答应为南华在德国招工提供帮助。

这是个双赢的合作:克虏伯没吃亏,获益良多,南华在付出大量资金和无数宝贵的石油橡胶等物资后,估计也能在五年后建成一套小有规模的钢铁工业。

“对了,威廉先生,你说过会动用你的影响力,说服华尔街对德国工业援助,不知道——”古斯塔夫突然问道,一脸期待地看着司徒南。

“当然。我的代理人正在和沙赫特先生在洽谈。沙赫特先生,你应该知道吧?”

司徒南笑道。

沙赫特就是德国崛起的关键人物,被誉为打开潘多拉盒子的金融天才,正是他说服了华尔街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德国,才有德国工业崛起的可能。

后来纳粹党的上台,也是沙赫特在背后给予了大量的资金,可以说没有希特勒,照样有第三帝国,但没有沙赫特,就没有德意志崛起的可能。

现在德国糟糕的财政金融由沙赫特整理,听司徒南言之灼灼地提到和沙赫特的洽谈,古斯塔夫不得不相信了。

“那真是太感谢了。”古斯塔夫道,本来他对是否要把克虏伯最好的技术转移到南华有些犹豫,听到司徒南的保证好,他暗暗有了结论。

“呵呵。目前德国的形势确实让人同情。为了解决货币滥发的问题,沙赫特先生准备用具有生产能力的土地为担保发行新马克,以此兑换目前的贬值得厉害的马克。你觉得可行吗?”司徒南笑着对古斯塔夫道。

“用具有生产能力的土地担保?真是够糟糕的!这也许是德国目前唯一拿得出手的东西吧?”古斯塔夫有些讽刺道。

司徒南点点头,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