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部分 (第1/4页)

汉斯的想法司徒南如何不知道,不过他也不想理会那么多。在他的计划里,只要巴斯夫公司能给南华提供技术设备,其他的好商量。

哪怕以后小胡子上台,德国工商业界开始驱逐美国资本也无所谓,反正欧洲不是司徒南的投资重点。

“罗伯斯公司会参与到道斯计划中,我们会为巴斯夫公司争取更多的利益的,你放心吧!”

司徒南保证道。

听他一说,汉斯暗暗松了口气,这种看人脸色的感觉实在不爽,哪怕司徒南是他的老板。

“西方石油公司准备在石油提炼和化工方面大量投资,我知道巴斯夫公司在方面有不俗的实力,双方可以合作。

你能派出技术人员到美国来吗?我需要一些高温高压技术方面的专家加入巨人公司的合成技术项目,成果共享。”

司徒南建议道。

“没问题。”汉斯保证道。

化学合成技术需要高温高压技术,而巴斯夫公司正式这方面的行家,合成氨技术就是在高温高压技术下被巴斯夫公司发明的。

现在巴斯夫公司缺钱,有人才,美国公司有钱,需要大量的人才,双方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合成技术是德国化学界梦寐以求的,特别在石油化学方面。除了煤铁,德国几乎生命资源都缺,所以合成技术对他们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

比如合成石油技术,就算美国石油公司拥有这些技术,也不会应用的,因为美国不缺石油。就像后世他们拥有发达的汽车和飞机产业就不会修高铁一样。

在接下来的几天,司徒南给汉斯介绍华尔街的一些巨头,向他们推销巴斯夫公司。

对于德国化工工业巨头,华尔街的银行自然是感兴趣的,口头许诺了不少投资计划,让汉斯很是满意。

“道斯计划一方面会扶持德国工商业界,一方面华尔街也会掌握德国的经济命脉,你怎么看?”

司徒南有意无意地提起这个问题,暗暗汉斯的眼神。

果然,汉斯眼中闪过一丝黯淡,叹道:“怎么看不重要。关键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德国有选择吗?”

汉斯心里有句话没说:德国的确没有选择,不过有法国人在,英国人和美国人不会放弃德国人的,就像他们几十年前支持普鲁士公国一样。

“那么跟苏联的贸易怎么样?”司徒南又问道。

“不怎么样。为了生存,你不得不对仇人露出笑脸。”汉斯淡淡地说道,心里却有些悲愤。

司徒南笑笑,感慨各人和群体的命运。又和汉斯交代一番西方石油公司在欧洲的投资,比如计划在法兰克福投资的炼油厂,还有石油销售公司。

趁着道斯计划,西方石油公司大胆进入德国石油市场,司徒南希望能利用巴斯夫公司的销售渠道和影响力。

第188章哈默与美苏粮食贸易

司徒南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阿曼德?哈默,一双眼睛敏锐而冷静,心里暗赞,怪不得能在苏联混得风生水起呢。

哈默也在打量司徒南,暗暗惊讶司徒南的年轻,没想到他要见的这位大人物原来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

两人都没有说话,目光在空中交流了一番,都对对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都从对方身上发现了彼此相似的地方。

哈默祖先是俄国人,几十年前祖父移民到美国,父亲是美国*人,同时也是一位资本家,经营一家小制药厂。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哈默从小对俄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苏联的态度也不想那些家破人亡的白俄那样痛恨苏联。

但他终究还是一位资本家。几年前,哈默正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医学,还是一位学生的时候,就要接过家里濒临破产的药厂,哈默的商业才能从此体现,一边上学一边管理家里的药厂,毕业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位百万富翁了。

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后来哈默去了苏联,竟然走通了列宁的路子,靠捣鼓美国的粮食到苏联,开始了传奇的商业之旅。

苏联面对世界封锁,迫切需要打通对外联系,哈默正好符合苏联人的要求,被委托从美国进口机器、粮食等苏联紧缺的物资,成为美苏贸易的中间人,成为美国不少大公司在苏联的独家代理:

其中包括美国橡胶公司、美国机床公司、ibm公司、美国机械公司等,数量高达28家,基本涵盖美国工业各方面,大量的机器设备被出口到苏联,对于有钱赚的美国资本家来说,他们不会介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