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部分 (第1/4页)

“你总是有理,说不过你。”黄三德笑道,一点也不介意司徒南的态度。

趁着南华外交使团的到来,司徒南顺便把和法国洽谈的项目交代一番,其中包括司徒南正在法国东方汇理银行筹划中的西南铁路。

“粤桂铁路运行良好,这还不够,我们还有修建进入越南的铁路。法国人也挺有兴趣的,同意把越南境内的铁路和两广连接起来。我希望南湖督促两广方面,尽快把云南拿下,这样有利于我们和法国人谈判中争取主动。”

司徒南建议道。

又是个大动作!

黄三德心里暗暗惊讶,他想了一下,粤桂战争已经过了四年,两广的势力今非昔比,致公党把这块地盘经营得滴水不漏,越发稳健,引而不发,让周边的势力惶恐不安,不知道什么时候粤桂军就打过来了。

云南是穷省,军阀唐继尧统治不得人心,四年以来,甚少建树,旗下虽然有数万军队,那些大烟兵战斗力有多少可想而知了。

“广州和南宁方面也讨论过收拾唐继尧,打下来容易,不过要治理云南那地方可不容易啊!”

黄三德解释道,就算是广西,发展最好的也是南宁为中心的北部湾沿海地区,桂北地区发展就相对落后了。

就算军队想打战,没有美华公司(中国)点头可不行啊。

要打,他们宁愿选择相对富裕的其他地区或者把钱投资到其他项目,而不愿背上云南财政这个烂包袱。

“糊涂!拿下云南,相当于打开将来中国南下的另一条通道。难道他们认为光靠南华区区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能消化那几亿人口?靠南星轮船公司的几条船能运多少人啊!”

司徒南有些气愤道,法国人已经把铁路修到昆明了,云南有丰富的锡矿,通过滇越铁路,法国人每年从云南得到几千吨锡矿,仅此一项,就足以保证投资1。6亿法郎的投资。

至于其他的矿产资源就更不必说了,铝、铜、锌等有色金属是将来中国和南华发展钢铁工业的必需品,而且云南的水能、煤可以为南方工业工业化提供足够的能源。

“话虽这样说,但美华公司也有他们的考虑,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嘛。”黄三德分辩道。

他这样一说,司徒南沉默了,自然明白黄三德所说的刀刃在什么地方。

“既然如此,何不先那云南练练兵,先把地盘拿下来再说嘛。大不了我找法国人谈谈。”司徒南提议道。

心想:那些人不就是嫌弃云南交通落后,前期投资大么?大不了再找法国人借钱了,反正法国人也就是十年八年的风光,铁路建好在中国,总有收回的一天!

“好吧!”黄三德点点头,这次不怎么看好司徒南,总觉得有些费力不讨好。

司徒南心里另有想法,觉得有必要多留一条后路,万一日后在大陆挡不住日本人,云南将成为的中国对外交往的窗口,与其像历史一样,用数十万人的鲜血汗水仓促修建一条滇缅公路还不如现在早作准备。

毕竟如果日后日本海军南下,南华前期肯定自保为主,等日本人把英国人法国人收拾后再出手。

这只是司徒南心里的初步计划,日后局势发展怎样,谁也说不好,万一几年后,计划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他完蛋了呢???????

“到非洲务工?”黄三德一脸惊讶地盯着司徒南。

刚说完有点分歧的云南话题,司徒南就告诉他雪铁龙公司准备在非洲投资,计划招聘数万华工到非洲沙漠工作。

“有什么问题吗?美华公司不也是在南非投资不少矿产农场吗?”司徒南笑着问道。早在几十年前,通过贩卖或者签订契约,华人就已经到非洲去务工了。既然华人能去美国修铁路,去非洲沙漠挖石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是想不到,我听说北非的沙漠条件可恶劣了,让人有些担心!”黄三德叹道,心里有些好笑自己刚才反应敏感。

“我们的人口太多了,只能这样了。不过你放心,辛苦是辛苦,不过绝对不会发生像当年在美国那样的待遇。还是老办法,我们输出的工人不仅只会干活,还会拿枪战斗。”

司徒南保证道。心想:苦逼的华人不靠体力劳动完成资本积累靠什么呢?

怕黄三德担心,又解释道,“这可是桩大工程,建设油田就不必说,铺设管道,建设港口、修建公路等一些列基础工程加起来至少能获得数百万美元的收入。”

“好吧!我会跟外交部说明情况的,让他们准备在北非设立领事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