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部分 (第1/4页)

招收孤儿,为吴思楠培养将来的帮手,这都是吴曼丽的计划中的一环。就算司徒南不提,她也会做的。

可怜的吴思楠,还在一旁笑呵呵地玩乐,却不知道她的父母正在一旁设计他的未来。司徒南对此看得很开,不打算干涉儿女的未来,不过也没有反对吴曼丽的做法。

几天后,家里来了一位父女,那男人四十来岁,穿着得体的西装,样貌清秀,操着一口不大标准的南华版普通话。

南华版普通话比较接近粤语,对这结果,作为始作俑者,司徒南有些好笑,感觉比较淡,却受到南华大半粤籍移民的欢迎,两广的文人推崇备至,用他们的话来说,粤语是从汉朝中原传播下来的,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汉文化的发祥地中原“沦陷”后,古汉文化日渐式微,如今在南洋发扬光大,是一件很伟大的事。

梁启超去年访问南华的时候,谈及此事,一边批评南华的简体字,一边又赞赏南华版普通话。

所谓的争论对司徒南来说都是狗屁,在他看来,100个顶尖的文学大师都比不上10000个普通汉语水平的产业工人。

听着那位陌生的男人操着的别扭的南华版普通话,司徒南心里又有些骄傲,这说明南华的语言文字改革卓有成效,正在快速在普通人中普及,南洋华人的整体素质正在逐步提高。

“这是我的先生司徒南,这是阮友好先生和他的女儿阮友兰??????”

吴曼丽介绍道。

阮友好,阮友兰?这父女两的名字有些特别啊。

司徒南打量起面前的男人,从样貌看,眼前的这位阮先生应该是华人,跟南洋的娘惹相似,有着外族的特征。而阮姓在安南比较普遍,随口问道,“阮先生是安南人?”

“是的。我的祖父参加太平军失败后,退入安南,就在安南扎下根了。不过我一直梦想着返回故国,只是祖国形势也不好??????这次到南华来就是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机会,希望司徒先生多多关照。”

阮友好亲切地笑道。实际上他并不了解司徒南,只是听说司徒公馆的主人很神秘强大,相对而言,吴曼丽的身份更让阮友好的看重。

“关照谈不上,阮先生客气了。”

司徒南也看出这位阮先生的客气,心想阮友好应该南华情报部扶持的安南华人资本家吧!毕竟一般人吴曼丽不会让他轻易出现在家里的。

意识到吴曼丽有事要和阮友好谈,司徒南坐了一会儿就去陪儿子玩耍,同去的还有那位阮小姐,长得眉清目秀,是个不错的小萝莉,看起来聪明乖巧,*岁,渐渐懂事了。这位阮小朋友告诉司徒南,父亲准备把她送到南华的教会上学。

房间里剩下两人后,阮友好态度更加恭敬了,一脸恳切地看着吴曼丽:“吴部长,你看铁路的事??????”

“投资的事不归我管,我帮你打听一下,有消息再通知你。”吴曼丽笑道。

这位阮友好估计从法国人那儿听说南华财团要和东方汇理银行投资西南铁路,就像参上一份。

铁路是桩大买卖,司徒南在巴黎时已经和法国银行达成协议,准备修建从广西进入法属安南的铁路。

南华情报部非常重视此事,表面上是美华银行和汇理银行之间的合作,但情报部参与程度一点也不低。

阮友好就是南华情报部看中的代理人,他在法属安南事业做得不错,还不足以让他有资格参与这国家大事,不过吴曼丽不介意给阮友好一点好处。

“明天有一场庆典仪式,庆祝爪哇岛北线铁路竣工,阮先生一起来吧!”吴曼丽提醒道。

“一定一定。”阮友好听了心花怒放,感觉有戏。

爪哇铁路是南华标志性的工程,刚建国就大举借债,投入巨资修建爪哇铁路,为了加快进度还把军队工程兵参与建设,可见南华的权贵们对这条铁路的看重。

明天的庆典仪式肯定是南华上层社会的盛会,对急需在南华拓展人脉的阮友好是个难得的机会,他早已得到邀请函了,不过吴曼丽的邀请显得更与众不同,让阮友好心中暗暗感激。

阮友好心满意足地回去了,不知道吴曼丽跟他说了什么,那位阮友兰小萝莉却留在司徒公馆,隐隐成了吴思楠的玩伴。

“友兰姐,我们去看小马哥吧!它可漂亮了。”吴思楠有意炫耀自己的“玩具”,拉着拘束的阮友兰跑向马房。

小女孩玩性强,跟在吴思楠后面屁颠屁颠地走了,还不知道他老爸好像把她送到司徒公馆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