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部分 (第1/4页)

“陈炯明是条白眼狼,野心勃勃,当初我叫他北伐便不肯,使阴谋夺了广东,还假惺惺地打出联省自治的旗号,现在跳出来,他的面貌终于被揭穿了。”

福建漳州,孙文拿着从广州发来的电报,咬牙切齿道。

胡汉民、廖仲恺、汪精卫等人默默不语,看着那个情绪激动,脸上有种病态潮红的领袖,流露出丝丝担忧。

当然,更多的是苦涩,因为繁华的广东现在跟国民党屁事也没有,如果致公党是蒸蒸日上的爆发户,那么局促在闽南的国民党就像破落的地主,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是,“某某时候,祖上曾经做过大官”。

“他们跳出来总归是好事,如果被北洋打败,我们的机会就来了,重回家乡将不再话下,凭我们的声誉,应该不难!”

就在众人沉默的时候,邓演达突然笑道。

失去广东后,孙文一手提拔邓演达,委以重任,就连的陆军军官学校校长一职也交给邓演达,因此诞生出漳州版的“国民党党军”。

历史上承担这一角色的是蒋伟记,可惜被司徒南盯上,现在只能乖乖地在南华对付那些爪哇土著了。

“哼!”

孙文下首的一位中年将军有些不满,不屑地看了得意洋洋的邓演达后,随即垂下眼皮作闭目养神状,他脸色萎靡,隐隐有些烟容。

他是许崇智,目前这支援闽军的总司令,深得孙文信任,可惜生活堕落,短于谋略,难成气候。

孙文暗暗叹气,许崇智是元老不错,但暮气沉沉,的确不能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党军交给他。

“现在孙传芳越来越深地参与到齐燮元和卢永祥的争斗中去了,开始把部队跳到浙江去了,经过斗争我们获得闽北一些地区,现在应该休整,等待时机。”

孙文道,鼓励地看了邓演达一眼。

除了这位青年将领,在场的徒子徒孙不是政客就是书生,带兵?胡汉民、汪精卫他们不行!

胡汉民、汪精卫等人眼中闪出欣喜,不时点头。

“保持实力,跟直系合作,回头攻粤,也是妙计。我愿意北上和吴佩孚谈谈。”汪精卫积极表态道。

其实,四年来,广东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也清楚,只是如此伟业出自他们讨厌的陈炯明之流之手,心里的妒忌更多于羡慕,他们无时无刻不想回广东啊!

“嗯!只要我们团结一致,一定会取得成功的。”孙文兴奋道,举起拳头,眼神自信坚定,又说不得出来的王八之气。

只是,让他不爽的是,这时漳州上空传来阵阵隆隆声,几架飞机低空掠过,盘旋一圈后,悻悻飞走了。

“该死的,那些混蛋!早晚要收拾他们!”孙文的脸色清冷,眼中喷出怒火,周围的一干人等也都脸色不忿,倒没有一丝慌张,反而有些习惯,似乎很清楚天上的飞机从哪里来的。

漳州,这座粤闽边界的小城,几年前还是陈炯明打造的模范县,现在成为国民党在闽南的主要城市,较几年前,也繁荣不少。

主要功劳要算在没打回广州前,陈炯明和司徒美登等人搭上了关系,美华公司在漳州投资不少,先后建设一批小工厂,现在落在孙文以及国民党手里,那些工厂依旧运转如常,继续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不少。

为了防止国民党贼心不死,破坏工业建设,粤军在粤东地区布置一个装备齐全的师两万来人,粤军的飞机定期入侵漳州,监控的国民党部队异动。

散会后,孙文伫立在窗前,默默地看着天空,眉头深锁。此时天空恢复安静,落日余晖洒在他憔悴的脸上,却没有给他带来一丝温暖。

晚风拂来,瘦弱的身体微微一颤,感觉有些冷。是的,孙文的心在发抖,因为他的时间不多了。

“先生,该吃药了!”年轻的妻子提醒道,圆润的脸上有说不出来的温柔。

孙文闻言心里一暖,转过头来,吞下药后,脸上恢复往日的自信。

“三妹加入广州,北伐的消息就是她放出来的。”孙文道,心里有些苦涩,但语气却是平淡。

“是的。他们那些人一早就搅合在一起了。无论如何,我都跟随你,矢志不渝。先生!”宋庆铃一脸坚定道。

“嗯。”孙文欣慰地点点头,马上脸色严肃道,“g党是我们的朋友,他们是真诚的。现在我需要他们帮助,希望他们提供更多的军火,因为我们的敌人是一场强大的。”

孙文和g党走得近天下皆知,国民党和那些外国顾问搅合在一起在漳州等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