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部分 (第1/4页)

灰渤械;�械厍�毓ひ岛突�」ひ捣⒄沟闹厝巍�

武汉政府收回海关,关税自主、夺回长江航道,就为工业发展扫清了障碍,以美华系企业为首的中国工商业挣开身上的枷锁,迅速腾飞,经济数据如同井喷般节节升高。

汉口,长江边上。

千帆竞逐,大批轮船蜂拥而来,甚至有从大西洋沿岸过来的海轮,巨大的烟囱喷出弄弄黑烟,划破蔚蓝的天空,滚滚而来。

相当大部分船只属于美华航运公司,美华航运经过差不多十年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航运巨头,运力高达数十万吨,频繁地往返于南海和太平洋、印度洋航道,一方面向欧洲美国输出原料、产品,同时运回南华、中国发展需要的各种机器设备和高科技产品,就像导管一样,把古老的亚洲和西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艘巨大的货轮停在刚刚扩建完的汉口港口,高大的船体引起人们的惊叹,场上用中英文写着船名旧金山号。

这是美华航运的合作伙伴——加利福尼亚海运公司的船。

“愣着干什么?还不架设栈桥,把龙门吊开起来?”

刚从新唐山回来的港口工程师大声呼喝手下,一边小心谨慎地指挥作业人员完成汉口新港口首次万吨大船的装卸作业。

港口忙碌一团,井然有序。巨大的吊臂力量大得惊人,把人体粗的机械构件在几分钟内稳稳地从船上卸下来,然后装进卡车运走,机械化作业比老港口那边的苦力工人手拉背扛效率不知道提高多少倍。

“没想到到了武汉这里,还能跑一万吨重的船只,看来长江航道还有更多的潜力等到开发。”

司徒南道,特意过来考察汉口新港,情况让他很满意。

“现在规模还小,整个武汉只有汉口新港采用机械化作业,港口吞吐能力不能满足需求。不过,再过两年,在汉口、汉阳新扩建的港口竣工,就会极大地缓解货物吞吐的压力。”

宋子文笑道。现在武汉大量进口机器设备和外来商品,港口基本上只有“吞”,“吐”的倒是不多。

“那就好。”司徒南点点头,感觉熟悉,三年前的新唐山不也是这样么?

长江真是黄金水道啊!谁控制这里,就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也是武汉政府的命脉。

司徒南又道:“最近我听说海军提出50万吨舰队计划,有这样的事吗?”

“确有此事。是陈绍宽那家伙提出来的,海军部申请一亿军费,向欧美购买5艘战舰和其他配套军舰,在厦门、湛江打造两支舰队,以拱卫沿海。”

宋子文淡淡道,眼里闪过一丝嘲讽,“不过被我拒绝了。”

“哦?这不是好事吗?”

司徒南笑问道。一听到“购舰”一词,就想到慈禧、李鸿章、北洋舰队,“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租不如借”,在许多疙瘩脑袋里,大概还抱着这样的念头吧?

心里觉得反感,心想:为什么不干脆连官兵都向外国租借好了,说不准雇佣兵还更给力呢。

心里是这样想,司徒南却不会说出来,同时也意识到,也是时候开始重整海军了。

第289章武汉新政(二)

“主要还是没钱。”

宋子文理所当然道,海军要购买大舰,那陆军还提出百万大军和建设装甲军呢。政府要社会改革,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方方面面都得要钱,实在没钱去实现什么大舰队计划。

再说,全世界海军“放假”,各国大力消减海军,买一两条旧舰充充门面,训练军队还差不多。

“现在陆军的人数太多了,我还准备消减军费呢。”宋子文摇摇头,想穷兵黩武得看有没有条件,现在最重要的是发展经济,把百姓肚子填饱,不然下面会造反,好不容易取得的局面毁于一旦。

“你这样想是对的,我支持你。不过,也得给别人一个念想。”司徒南笑道。

“你是说?”宋子文好像想到了什么。嗯,他这个当家人的可不容易。

“海军迟早要复兴的,现在我们发展钢铁、造船业就是为了将来造舰准备。这样吧,你就答应海军,在湛江港造一条战列舰,等我们有了造舰的能力后,再继续建造更多的战舰,这样好堵住他们的嘴。

技术方面可以找德国佬,你看克虏伯把船厂都搬到新唐山就知道德国人憋了一大股劲,他们会同意的。”

司徒南道。

德国佬是天然的“盟友”,他们空有技术却处处受人挤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