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部分 (第1/4页)

“是你?”

张幼仪随哥哥张嘉璈走进司徒公馆,没想到碰到宴会上有过一面之缘的司徒南。才过去几天,时间还短,自然记得。

司徒南微笑点头,道:“张小姐巾帼不让须眉,创办女子银行,实在难得。现代社会,女人不应该完全依附男人,独立自主,更让人欣赏,也是社会的进步。”

“呵呵。过奖了。”

张幼仪道,对司徒南很有好感,觉得这男子很有魅力,不同于旁人。

张幼仪在司徒公馆不忘兜售女子银行计划,引起府内女人的兴趣,宋ml,何仙姑相继入股。

后来还包括宋子文的太太盛七小姐等人,宋家大姐宋霭龄等人,吸收富家太太名媛入股后,渐渐发展成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特别在服装、化妆品、珠宝等行业。

这些大姐大们,本事一点也不小,在她们的引领下,民国的女人不再裹着小脚、三从四德,反而改变了传统的偏见。

司徒南后来才想起张幼仪的另一个身份,她曾经是诗人徐志摩的妻子,而徐志摩的风流史司徒南略知一二。

那首‘轻轻的,我来了‘曾经是司徒南前世在学校憧憬浪漫时的最爱,给他留下美好的幻想。

不过风流才子徐志摩,居然撇掉这样一位温厚聪明的女人以及刚出生的孩子,眼光的确不怎样的。

有一次,宋ml开玩笑问司徒南:“我怎么觉得你对那位张小姐很有好感呢?”

司徒南点点头,感慨道:“时代局限导致诸多悲剧,但独立自立的人格值得敬重。”

和宋子文他们见完面后,司徒南想了一下,觉得关于国内金融业好像漏掉了什么。

原来是忽视了农业,国内还没有一家专门扶持农业的银行!

既然不能实施暴力血腥的土地革命,武汉政府主要要靠行政和经济手段一来稳固岌岌可危的农村了。

中国农民是没什么野心的顺民,只要不饿死,他们都是很乖的。

如今南方局势安宁,工业快速发展,工厂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吸纳越来越多的破产农民,只要在农业方面投入一部分精力,减轻他们的部分负担,就能把他们乖乖地‘哄住‘,他们就不会跟随所谓的先进分子造反,从而赢得安定的建设环境。

平行空间的那个南京国民政府绝对是个苦逼的角色,面对一帮在自己腹地造反破坏的‘抗日分子‘,那个光头佬头痛不已,喊着“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口号,然而最终让他悲剧收场的是国内糟糕的经济。

工人破产,农民破产,民族资本家也破产,天怨人怒,焉能不败?面临生存问题,哪怕明知道将以一个**代替另一个**,人们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这些事情司徒南只能在心里想,偶尔有几分寂寞的情怀,让他庆幸的是,他的眼光要超过那个光头佬,苦心经营下,眼下的局面正朝着正确的方向

这天,司徒公馆来了一位样貌普通,一身朴素的长袍的男人,司徒南亲自在门口把他迎进去。

再次见到司徒南,柳承敏心潮有些激荡,他一直期待这次会面。

司徒南把这位南华粮行总掌柜请到屋里,在讨论筹办农业银行之前,他想了解南华粮行的情况。

‘柳叔,给我说说粮行吧!子文、一民他们大出风头,就数你低调了。‘司徒南一边笑着给柳承敏斟茶,这种待遇只有极少数人才能享受。

柳承敏心里受用,脸色却是平静。说起南华粮行,神色难得有些骄傲。

‘按照你的吩咐,粮行的业务集中在粮食行业,粮食生产、收购、加工、运输、销售,无所不包。

我们在国内100个重要市县建立500家分行共15000家粮铺,在上海、南京、广州、武汉、江西、芜湖等地建有250个大型粮库,有些公开,有些秘密,大约储备粮食105万吨,可以保证‘‘非常了不起的成绩。‘司徒南赞道,以目前低亩产的粮食种植,南华粮行能控制如此庞大的粮食,不仅是因为这些年不断扩大农场规模,大量投入机器耕种和使用化肥等先进手段,也和从美国、东南亚大量进口粮食分不开。

司徒南每年从威廉财团的石油钢铁业务收益中,秘密定期向南华粮行划入一千万美元,南华粮行规模一直在不断膨胀,时至今日,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超级的农业托拉斯了。

只是各产业被冠以不同的名称,没有统一起来,不被人们了解而已。

柳承敏过了冲动年纪,办事谨慎,稳重可靠,深得司徒南信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