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部分 (第1/4页)

醒过来了,慢慢地积蓄力量。

受铁路计划刺激,钢铁发展尤为迅速,汉阳铁厂扩建,鞍钢项目等相继推出。

为了建设这两个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体,武汉政府和美华财团煞费苦心,向华人社会广泛募股集资同时,也把目光放在海外,纽约和伦敦。

在司徒南的指示下,武汉政府、美华财团、武汉工业集团等以各种名义向华尔街大举借款,前后借了十亿美元!

这些资金,大部分落在美国设备制造商口袋里,比如伯利恒、康明斯等威廉财团系统企业。

中国人背负一身债务,得到了一船船从美国漂洋过海而来的机器设备和工程师。

华尔街银行付出一堆天文数字的美元,得到一个正在快速膨胀的市场,他们的钱来自美国百姓,在账面上转了一圈后,又回到和他们关系密切的产商口袋里。

而产商接到中国人的订单合同后,向银行贷款,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技术,而中国人支付给他们的钱正好用来抵消欠银行的债务。

毫无疑问,其中最活跃的无过于罗伯斯公司了。

罗伯斯派给司徒南的电报里,兴奋不已:“作为你的合伙人,我痛恨你对我们事业的冷淡。不过看在你这次对公司的贡献份上,我决定不再唠叨让你回纽约了。不过,你最好快点回来面谈,不然我过去找你算账!”

受司徒南叮嘱,大部分贷款都是长期贷款,最短的期限都放到1929年以后,全部以美元结算。这后来确实吭了美国人一把。

威廉财团在华投资最多,海外发行债券计划交给罗伯斯公司完成,武汉、马鞍山两大钢铁基地也少不了威廉财团旗下的伯利恒公司参与其中。

伯利恒公司为此提供美国最先进的全套设备和技术管理。

特别是管理,现代科学管理在某种程度上比机器设备更重要,更能深刻地促进中国企业向现代企业发展,以免重蹈洋务运动的覆辙。

这天,武汉来了一群特别重要的人物,那是远道而来的美国商务考察团。

声势浩大,阵容强大,有华盛顿的官员,纽约的金融家,美国各类工业巨头的代表。

其中一部分就是威廉财团的成员公司或者友好合作企业。

“不得不说,伙计,你是一个令人疯狂的家伙。现在你又冒险成功了,得到一个巨大无比的市场。我喜欢欢你的铁路计划。”

罗伯斯考察完南华发展情况,便汇合美国商务考察团,一到武汉兴冲冲地赶赴司徒公馆,顺便找司徒南算账。司徒南把公司交给罗伯斯,很长时间都没露面,自己跑到亚洲去快活去了。

“这是一个宏伟计划,一点不亚于美国的太平洋铁路计划。你会爱上它的。”

司徒南见到罗伯斯很高兴,上前拥抱这位让人放心的朋友兼合伙人,落座后便详细交代武汉政府推出的铁路计划。

罗伯斯认真聆听,脑子飞快,计算其中的得失,道:“挺让人兴奋的计划,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怦然心动。

投资额虽有些大,不过你的石油生意做的不错,富国银行有充足的资金任你挥霍。至于罗伯斯公司,只要中国政局稳定,我有信心揽下这笔生意。”

罗伯斯承诺道,他的确为武汉政府的铁路计划而来,看看这里中国的投资环境像不像南华那样可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再考虑是否投资,而司徒南的话无疑最具有说服力。

“你能保证北京政权不会对我们的铁路计划构成威胁吗?”罗伯斯又有些担心道。

“当然不!难不成你害怕北洋政府刁难不成?”司徒南道。

“哈哈。”罗伯斯恣意一笑,意识到刚才的担心太多余。

299

“南华的情况怎样?”司徒南问道。罗伯斯刚从南华过来。

“爪哇岛环岛铁路运行良好,正产生效益。在苏门答腊,拜你所赐,从南到北,铁路全线贯通。

实在难以相信,南华拜托荷兰殖民统治短短几年间,居然完善的铁路网,通过新唐山钢铁、美华造船、美华化学等项目逐步建立起工业体系,华尔街的资金、西方先进技术、勤勉的中国工人,让南华变成一个颇具规模的工业国家,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罗伯斯感叹地看了司徒南一眼,这家伙身上有种神奇的魔力,如今他又想在南华模式在他的祖国重演一次。

更重要的是,这给罗伯斯公司和威廉财团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嗯,荷兰人给南华留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